您好,欢迎您访问上海国际服装网!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021-66283326

当前位置: 首页 > 藝苑掇英 > 书籍 > 民间织锦 湖南民间美术全集 总序(上)
民间织锦 湖南民间美术全集 总序(上)
时间:2019-06-01   浏览:1694

民间织锦  湖南民间美术全集  湖南美术出版社

总序

湖南地处洞庭湖之南,为楚文化发祥地。

历代湘楚文苑,钟灵毓秀,人材济济,名篇迭

出。这里产生过我国浪漫主义文学开山作

——《楚辞》、我国现存最早的绘画作品

一一战国帛画《龙凤人物图》和《御龙

图》……

 

湖南又是一个多民族集居地。各民族人

民在这片沃土上生息劳作,创造了丰富多彩

的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

 

与湖南民间美术接触,是从蓝印花布开

始的。多年前,我收到一件蓝印花布被面,是

常见的“麒麟送子”图案,构图饱满、形象生

动。后来知道是湖南出产的,于是我有心留意

起湖南的印染、刺绣、织锦,以及民间木、石、

竹雕和民间绘画、剪纸等等。

 

湖南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1972

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震惊了国

内外学术界,接着二号、三号汉墓相继出土大

批珍贵文物,展示了当时手工业文明。创造这

些高度文明的,不是汉代墓主,而是富有创造

智慧的劳动人民。因此,这段辉煌的历史既源

远流长,又深深扎根于广袤的民间美术土壤

之中。

 

近年来,认真、严肃地关心和研究民间美

术的人愈来愈多起来。湖南的民间美术,闪

耀着楚文化神秘、浪漫的灵光,有着自己独特

的风格与魅力。如何深入地发掘、整理、研究

它,其任务是十分重要又十分艰巨的。湖南美

术出版社担负起这一使命,组织人力物力,深

人深山僻壤、民族村寨,采集了大量资料。我

有幸于出版之前先睹了部分图片资料,每件

作品都使人爱不释手,耐得反复推敲、品评。

在此,不能不对编辑工程所有参与者,深抱敬

意。如果没有这样一批民间美术的热爱者,如

果得不到各级领导部门的重视与支持,这些

民间美术精品,将像未能发掘的文物一样永

远埋藏于地下,或逐渐消失。

 

《湖南民间美术全集》的编者将全集分

为八卷,它们分别为:

(一)民间印染花布卷:湖南的蓝印花布

历史悠久,花样繁多,流传极广。制作技法有

印染、扎染、蜡染、拔染等种类。它们各自充分

发挥不同工艺手法的特殊效果,疏密、虚实、

点线巧妙结合,简洁明朗,朴实大方,颇具审

值。

 

(二)民间刺绣、挑花卷:刺绣与挑花遍

于三湘,在人民生活中运用极广,大至堂檐、

帐檐、被面、衣饰,小至枕头档、口水兜、钱荷

包,无不精美动人。著名的湘绣就是在民间刺

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民间刺绣更强调

装饰效果,其造型生动大大胆,针法多变,风格

也更多样。湘西的苗绣纹样灵秀,施色明丽,

具有浓郁的民族情调。

 

挑花又称“十字绣”、“架花”,多以单色为

主,它在工艺局限下发扬其所长,讲求饱满对

称的布局,纹样秀婉。如土家族排花布底或白

或黑,格调典雅,尤以手帕、头巾出色;侗族挑

花纹样多见十字太阳纹,色彩绚丽夺人;而瑶

族挑花裙和挑花被面的共同特色是纹样疏密

有致,花中藏花,耐人寻味。

 

(三)民间织锦卷:织锦是我国南方民间

最具特色的织造工艺之一。湖南有土家、苗、

侗、瑶四大锦。其中土家锦以他们世代相传的

打花铺盖(土语称西兰卡普)闻名于全国;苗锦

有色彩沉着、古朴厚重的“牛肚被面”为人所

称道;侗锦用途更为普遍,它制作细腻精美,

色彩响亮和谐;瑶锦则有民间广为流传的“八

宝被面”,其纹样粗犷单纯、朴素大方。还有盛

行于湘西、南地区的织锦花带,用途很广,甚

至作为男女定情之信物,编织精巧。纹样繁

多,深受人们喜爱。

 

(四)民间剪纸、木版画卷:湖南剪纸包

括剪纸、凿纸花样两大类。剪纸大都运用于喜

庆节日,多带吉祥、和悦之气象。凿纸主要运

用于服饰的刺绣底样,纹样有花草鱼虫、飞禽

走兽,凿工精巧风格灵秀,泸溪踏虎乡黄靠

天的凿纸最负膝名。

 

湖南的木版画以隆回县滩头年画为主。

滩头年画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它以粉纸木版

水印,造型夸张大胆,多用品红、品绿、黄丹、

青莲等色,鲜亮夺目,洋溢热烈气氛。《老鼠

娶亲》为其代表作。还有江永瑶族乡木版纸

码,其造型稚拙,刻线刀味十足。

 

(五)民间雕刻卷:湖南民间雕刻大致可

分木雕、石雕、竹雕三大类。木雕又分建筑木

雕,湖南民居建筑木雕,其规模蔚为壮观;家

具木雕,如湖南普遍注重家具雕刻,尤以湘西

滴水雕花床最为精致;宗教木雕则有衡阳的

香火狮子和湘西一带的傩戏面具较有审美

价值;石雕在湖南也很普及,除各类石狮子

以外,还有永顺塔卧的石雕牌坊和宁远文庙

的石雕龙凤柱及浮雕柱础极为精采;竹雕也

是湖南一大特产,其中竹根雕,竹簧雕具有一

定艺术品味。

(六)民间陶瓷卷:湖南民间陶瓷可分两

个方面。一方面是古代民窑陶瓷作品,唐代长

沙铜官窑釉下彩绘和土陶动物、人物雕塑可

称稀世之珍品,还有洞庭湖流域发掘的宋元

时代陶仓、魂瓶等。另一方面是民用陶瓷器

皿,其中以龙山民用陶器和湘阴刻花陶器最

具特色。

 

(七)民间绘画卷:湖南自古以来巫风炽

盛,民间祭祀活动甚为流行,应运而生的民间

宗教水陆画自然多姿多彩,其中大部分作品

都反映了天、地、人三界景象,且多以工笔重

彩技法绘就,其风格与形式与楚地古代帛画

有着一脉相传的内在联系。

 

(八)民间美术拾零卷:由于湖南民间美

术的门类复杂、品种繁多,一些精采的作品较

难归于大类,又不忍割舍,特列此卷,起着综

合与拾零的作用。诸如银饰、纸扎、竹编、鞋

帽、袜垫以及民用器具等等,虽是五花八门,

却也色彩缤纷,饶有趣味。

《湖南民间美术全集》系首次对省内的

民间美术作品进行全面搜集、深入研究、系统

编辑出版。由于民间美术的特殊性,不少作品

已难以采集,甚至濒临灭绝,在收集选编方面

留下不少遗憾和不足,但是,从总体面貌来

看,《湖南民间美术全集》的出版,是民间美

术研究与出版的一大成果,它对于继承和发

扬民族传统文化,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艺

术事业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张仃

1993年12月1

 

湖南民间织锦

汪为义  田顺新  田大

 

“二月满树桃花开,妹妹织花上楼台。桃花虽然开得

红,哪有土花织得乖。“

“八月丹桂满园香,妹妹楼上织花忙。丹桂虽然香得

远,哪有土花香得长。“

这是湘西土家族民间流传的山歌。自古以来,男耕女

织一直是人们最基本的生产方式。在人们围绕衣、食、住、

行所从事的造物活动中,属于自然经济状况下的手工艺制

作——织锦工艺,则在其居住、服饰、祭祀、礼仪诸项民俗活

动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以实用为先导的生活

必需品,又是一种不断完善、更新发展的艺术创造,具有浓

重的感情色彩和个性风格。相当一部份少数民族由于历史

的原因未能形成本民族文字,但却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民间

语言和民间手工艺术、民间歌舞和民间礼仪习俗。他们特

有的声韵及表现在服饰用具上的图形,从有声和无声二个

方面反映出其民族的喜怒哀乐。织锦纹饰的变化表述着一

个民族最朴实纯净的意念追求,是真、善、美的真实写照,

亦融合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气质和悠远的历史。

 

多年来,有关专业书籍上很难看到湖南境内这四个民

族(土家、苗、侗、瑶)织锦的系统资料。今天我们全面的发

掘、整理、研究、介绍它,不仅是保存优秀民族物质文化遗

·24·

 

产的需要,同时对于我们弘扬民族精神,创造我们时代的

物质文明具有现实意义。

 

一、民间织锦的历史沿革

湖南民间织锦工艺与我国古代的纺织历史一脉相承。

从织造工具采看,当今湖南民间织锦机的构造与新石器时

代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刀、刀绞棒、卷布棍等原始机件,与

春秋战国及汉代画像石上大量展现的缫车、纺车、脚踏斜

织机等手工机具相比较,仅凭直观,这种承继关系便十分

清晰。而从织造方法来看,则与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

土的大量彩色纬显纹锦绦,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纬

显花菱纹绦以及《西京杂记》记载的西汉帝(公元前73-

前49年)时襄邑等地的织成锦几无二致。

 

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民间织锦,在历史文献记载、民间

传说和技艺传播发展有关,均与魏晋三国“武侯锦”的记载

和传说有关。武侯祠锦即为古老蜀锦的代称。魏晋南北朝时

期是战乱不已、诸侯争斗的年代,北方的战乱迫使中原民

众大量南迁,同时亦促成了南方民族的迁徙和融合。中原

汉民族织锦技术及先进的桑蚕养殖技术广泛传播到西南

民族。当时的蜀地已成为全国丝绸生产的中心。诸葛亮实

行“思维北征,宜先入南”的“移民实边”政策,“今民贫国虚,

决战之资,唯仰锦耳:“①在率兵南征(公元223年)的过程

中,他甚至将蜀锦生产作为军资的主要来源。这一举措,无

疑同时亦将蜀锦技艺和内地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入了西南

少数民族地区。《遵义府志》载有:“用木棉线染成五色织

之,质粗有文采。俗传武侯征铜仁蛮不下时,蛮儿女患痘多

有殇,求之武侯,教织此锦为卧具立活,故至今名之曰武侯

锦”。②所言“铜仁蛮”即今贵州与湘西交接地的铜仁县苗

族先民。织锦技艺也传到了侗族和壮族地区。民间有诗为

证:“郎锦鱼鳞纹,侬锦鸭头翠,侬锦作郎菌,郎锦裁侬被。

菌被自两端,终身不分离。“清代文人张应诏称赞黎平侗锦

诗曰:“丞相南征日,能回黍谷春。干戈随地用,服色逐人

新。宁幅参文绣,花枝织杂匀。蛮乡椎髻女,亦有巧于人。”

③可见当时的西南民族织锦与蜀锦技艺的渊源关系。但这

·25·

 

并非说西南民族织锦源于蜀锦。各民族劳动妇女在漫长的

历史长河中早就学会了利用苧麻和各种纤维织制各种土

布和纹饰布,对斜织机的运用应早于魏晋。少数民族只是

运用蜀锦技艺,按照本民族的习俗,创造和发展了各自的

民族织锦。下面我们从历史沿革、分布状况和品种方面对

土家、苗、侗、瑶四个民族织锦作一分述,其中苗族织花带

因品种相近,就此一并综合概述。

1、土家锦

土家锦,土家语称“西兰卡普”。汉语称“土花布”,“打

花铺盖”,“土家锦”。土家语“西兰”是铺盖意,“卡普”是花。

现今民俗亦有“西兰”是一个姑娘名,“卡普”是被面花一

说。土家锦产区主要分布在今湘西龙山县境洗车河流域的

猫儿滩、捞车及靛房、坡脚;永顺县境的对山、凤栖;保靖县

境的普绒、清水等高山河谷地带,这些地方至今保留着织

锦的传统应用习俗(图1、2)。永顺一带织锦称“数纱花”,即

按十字挑花时数布纹经纬挑织,多见黑色布纹露其锦面,

纹饰亦多近似挑花纹。

 

史学家认为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战国时期的楚

文化是古代文化史中的突出代表,其楚国境内的巴民族,

即聚居于今湘、鄂、川、黔四省的毗邻地带。土家族织锦的

历史源流可以一直追溯到公元前316年古代巴子国被秦国

统一之前的纺织遗存或更早的年代。文物发掘表明,早在

距今四千年左右的夏朝即有丝织物的记载和出土,史

书《华阳国志·巴志》中夏禹王会盟各方诸侯的记载即

记有:“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与焉”。又

记:“武王即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即巴子国)”

其地“土植五谷,牲具六畜,蚕桑、麻柠……皆纳贡之”。④秦

灭巴后,巴人每年向秦交纳“賓布”以为赋税。《后汉书·

南蛮传》载有:“汉兴,改为武陵岁令大人输布一匹,小口

二丈是谓賓布”,另有“兰干(竚)细布,织成文章如绫

锦”。“……布与紵(纻)布不殊。亦染成五色,织为斑布”等记载。

1982年湖北马山一号楚墓(战国中期)出土发掘了大量的丝

织物更是证实了古代巴人的纺织业随同巴蜀、楚文化繁荣

发展的渊源关系。之后各代史料记载更多,更明确。《隋

·26·

 

 

书》有“五色斑布,衬布”,宋人有土人奉贡“溪布”的记

载。《大明统一志》有:“土民喜五色斑布”的记载。清乾隆

年间《永顺府志》有:“斑布,即土锦”,“土人以一手织纬,

或间纬以锦,纹陆离有古致“,“机床低小,布绢幅阔不渝

尺”的记载。此外龙山等县的明清方志均有多处记载。

 

2、湘西苗锦和苗族织花带。

湘西苗锦,苗语称“芭排”,即花被面意。亦有“倒排”之

称,即打花意。因织物断色纬挖花织造,背面形成密集如麻

的线束,形似牛肚,故而俗称“牛肚被面”。

 

织造风尚曾盛行于今泸溪县与吉首市交界地的潭溪、

洗溪、及梁家潭、排洞、丹青等苗族集居地。当今已无织造

风尚,但仍有织机残存。少部份苗家仍在使用几十年前织

造遗留下来的被面。民间仍有老龄妇女能织,并能讲述20

多种不同纹饰图案的名称。目前未见史料记载,但据老人

回忆可上溯4代传承,几十年前还相当普遍,当地人都说是

老祖宗传留下来的。据县民委主任符元贵同志(今56岁,潭

溪盘古岩村人)谈及,其母1986年病故,赴丧时,曾亲手将一

床母亲生前最喜爱的牛肚被盖其身作陪葬物。

 

苗族是我国最古老的南方民族之一,有其悠久的历史

和众多的人口,而且分布极广。湘西苗族是整个苗民族的

组成部份,主要分布在湘西自治州的吉首、泸溪、凤凰、花

垣、古丈等县。据史学家考证,湘西苗族是以远古的“仡

熊”、“仡夷”为主体,融合“三苗”,“盘瓠”两部落中的一部份

先民组成的,是从黄河流域和江淮水乡经过长期战争迂徙

最后才来到今湘西地区。大约在秦汉之际,苗族先民已在

湘西地区居住,是史书称为“五溪蛮”和“武陵蛮”的一部份,

之后再度向西南迁徙,一部份则定居繁衍成为现今的湘西

苗族。泸溪地处湘西东南部,是史学家称为苗族始祖“盘

瓠”的所在地,至今留下许多有关盘瓠及其妻辛女的传说

和名胜古迹。如果说湘西苗锦牛肚被面反映着苗族始祖发

祥地的泸溪局部地域留存下远古时期更为原始的织造遗

风的话,现今保留下来为数不多的实物,其价值和意义更

是难以估量的了。

 

织花带,是遍及湘西苗寨的一项织锦手工艺,小巧精

                                         ·27·

 

致,色彩明丽,是苗家姑娘必须学会的本领。苗女一般从十

二三岁开始随母学织。织带艺术在西南众多民族中大同小

异,而湘西苗族织造风尚最盛,而且纹样丰富而华丽。湘南

江华盘古瑶的织花带也相当出色。苗花带应用极广,主要

有腰带(巴裙带)、背裙带、小孩花帽带等,长可达丈许,短仅

尺许。宽边素色花带可见宽度有二寸,窄边的可见一指宽。

分棉织和丝织两种,也有棉丝夹用的。织时不需底样,全凭

心记。常见图案为各种花鸟虫鱼、几何图形及文字表现的

福寿纹、四季长春、万事如意及双龙抢宝、喜鹊闹梅、鲤鱼

龙门等题材。一条花带上分段连续,有的单一重复,头尾

同纹,有的将几种纹饰相间。主体纹饰色彩由上下深浅不

同的经纱决定,色经浮沉显花,边条或单色或间以红、黄、

蓝、紫不定,有如天际彩虹,结实而明丽。

 

苗家姑娘常以花带传情,视为情爱的纽带。有趣的是

如意郎君得到花带以后,也随时将花带系在贴身衣服上,

并有意露其花带的吊须头,以示有情姑相认。花带亦是赠

送客友的珍贵礼品。

 

3、侗锦

侗锦古称“纶织”,为侗族妇女的主要传统手工艺。多

用于被面、床单、帐帘、枕套、头巾及服饰面料和背小孩用

的背带被包等。一般用两种颜色的细纱线交织为素色锦,

黑白正反纹饰相反,多用于被面及大件物品。此类侗锦织

造均在机头上装有预先编排扎好的竹笼,每笼为一个单元

的花纹组织,以竹笼中竹针翻动引导织机提经穿纱。常以

单元纹样的一半纬纱数目为翻号,称为“纶十三”、“纶十

四“,每个翻号纹样因纬纱数目不同而有大纶和小纶之

分(图3)。另一彩色侗锦的织造不带竹笼,精致细腻,耗工费

时。常见于背小孩用的背带,是侗锦工艺的精华所在。侗锦

的原始产区主要分布在湘西南的通道县及与之毗邻的贵

州黎平县,广西三江、龙胜县。通道县境的播阳、黄土、平

坦、牙屯堡至今保留着传统织造习俗。据实地了解这一带

民间尚存干多台织机,以播阳的背带花,黄土、平坦二地的

头巾织造为盛,几乎家家户户均有织机。

 

通道侗族自治县是湘西南重要门户,处于历史上楚越

·28·

 

分界的走廊地带,素有“百越襟喉”、“南楚极地”之称。史学

家认为侗族是古代江淮百越民族的一支。侗锦继承了古代

百越民族的织造技艺。纹饰图案与古越人印纹陶上的图画

纹和图腾崇拜物有着沿袭关系。据《纺织史话》载,侗锦

中质地精美的鱼鳞纹侬锦、鸭头翠依锦、苗郎锦等名贵织

物,花纹胜于刺绣,精美无比。

 

4、江华瑶锦

江华瑶锦,当地称为“八宝被”,主要用于被面,是瑶锦

艺术的单门分支。分布在今湘、桂、粤三省毗邻地带的湖南

江华瑶族自治县境。民间织造集中在江华境内的白芒营、

涛圩、大路铺三个区的八个半乡。因其手工技艺及纹饰肌

理有别于其它民族织锦和其它瑶锦而独具特色,是典型的

经起花工艺。据调查,现今大约在民间留存有千多台原始

织机。所谓“八宝”,民间有多种选题,文字记载为:犀牛望

月、双狮抢球、麒麟送子、金蛇出洞、丹凤朝阳、葫芦藏宝,

蟠桃庆寿和富贵有余,取吉祥象征之意,没有见到具象纹

样。

 

瑶族是我国南方的山居民族。分布在广西、湖南、云

南、广东、贵州的高山密林地带,范围极广,有“南岭无山不

有瑶”之说。瑶族与侗族一样属古代百越民族的一支。秦汉

时期,荆蛮中的一支瑶族先民就活动在洞庭湖区,之后在

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推行的民族压迫下,不断南迁形成现在

的布局。大分散,小集中,以广西、湖南境内的瑶族最为集

中。据《宋史·南蛮列传》记载:“蛮瑶者,居山谷间,……

不事赋役,谓之瑶人。”据唐初姚思廉的《梁书·张赞传》

记载:“零陵、衡阳等郡有莫瑶者,依山险为居,历政不宾

服。“瑶族和苗族都是崇奉盘瓠为祖的民族,故有“盘

瑶”,“盘古瑶”等称谓。他们有着共同的心理素质,其蜡染

和织绣艺术历来享有盛名(图4)。

 

二、民间织锦的工艺

1、土家锦民间织机及织造工艺

从70年代末的实地考察表明,在今龙山永顺、保靖县

·29·

的边远山区所能见到的民间织机是一种沿袭汉代以来的

腰机式斜织机,十分原始。从1957年在成都曾家包汉墓出

土的浮雕石刻上(图5)我们即能证实其悠久的渊源关系。民

间织机一般长约5尺,宽约2尺多,高约3尺。其结构分为机

架、经轴、卷布轴(滚板)、绊带、踩棍、竹扣、棉线综、绞棍、挑

经勾(有牛骨挑、铜挑或竹挑)、花筒、布撑和大木梭(土语称

布刀,有打纬过梭功能),还有与之配套的牵线、整经和纺

纱、络纱及民间土法染纱工具(图6、7、8、9)。

 

织物以土红,靛蓝棉线为经线和底纬,以五彩丝、棉为

花纬,通经断色纬,挖花挑织而成。织造工艺及准备工序的

主要程序可归纳为:①纺线:即利用纺车手捻将棉纤维纺

成棉线。现已少见民间自纺的棉麻线。②染线:即将通过脱

脂洗练后的棉纱经纬线和彩色棉、丝粗纬线按照传统土法

浸染上色,或用化学染料热煮染色,冲洗晾干。民间采用的

自然染料有:马桑树叶染黑色,土红染红色,黄枝子染黄

色,竹叶菜染蓝色等。③倒线:又称倒筒,即利用纺车将染

好的经线套入绷架上,再将5寸长的竹筒(络线筒)装在纺车

上,手工将线倒在竹筒上,以便于牵纱。④牵纱:俗称地桩

牵经。一般用5至7根光滑的竹或木杆插入泥地作地桩,将

一组线筒的纱线集于一手,按照地桩序号(图10)牵挽绕桩,

周而复始。⑤装扣:即指经线牵完后,利用钩针将经线严格

按顺序勾入竹筘筘眼内穿筘整经过程(图11)。⑥上机扎

综:(图12)即将经头的卷经轴装上机头,经尾的经线捆扎

在滚布轴上,其间存在紧经、赶筘、梳筘和将需要扎捡的经

纱利用扎综叉依次将综线扎好扎平的操作。⑦试织和挑

织:先试织一段平纹布头,再织带花筒的夹色纬锦面。挑织

时先将束腰的绊带(一般多用宽布带或牛皮绊带)套腰后,

拉紧经线,心计默数或参考现成纹饰,选色纬用细牛角挑

子挑起成束经线,数纱夹色纬,布刀打纬带投梭(底纬线装

于布刀中部)。布刀又名木梭,又长又重,打纬时邦邦作响,

织出的锦面紧密、结实、耐用。织时身体微微后靠,脚踏分

经杆,左手提综,右手投梭插布刀,每一纬向的粗色纬挑挖

完成后即错综过纬打纬,如此循环。

 

织物组织有平纹和斜纹二种(图13、14)。平纹织锦面的

上下挡头,斜纹织中部主体图案。以斜纹组织的纹饰论图

·30·

案名称。民间称平纹组织为“上下斜”,称斜纹为“对斜”。织

物为三层经的错综过纬,即上下各半分经后,再将面经分

成对半。挑织夹色纬全是从织物背面完成的,俗称反织法。

民间传统织造从不需图纸,织时见北面线绒头似乎是杂乱

无章,待织完松绑见其正面则纹饰井然(图15)。从品种看,

永顺的“数纱花”一种,以黑色和白色为主的素锦居多,经

纬布纹底被大面积显露出来,均以黑色和深蓝色为底,将

花纹图案用白棉线或彩色粗丝棉线织成。织物古朴大方、

风格独具。

 

2、湘西苗锦民间织机及织造工艺

湘西苗锦牛肚被因现今已无织造风尚,传统民间原始

织机有待进一步考察核实。据当地老艺人口述及织物组织

分析表明,其织机原理和织造工艺与土家锦无异。

 

3、侗族民间织机及织造工艺

机形与土家锦织机大致相同,民间称为“陡机”(图

16、17、18)。织锦幅宽1.2尺左右。织物质地较薄,织纹细腻

精致,紧密无间。

 

侗锦有二种织造方法:一种是带有竹花笼的通经通纬

提花织物,一种是不带竹花笼的通经断色纬挖花织物。前

者多见素色,亦可适当夹彩纬,织造速度较快:后者为彩色,

耗工费时。带花笼的织物经线多为白色,纬线为黑色,正反图

互变,利用经纬异色而显示花纹,此类织物的夹色纬是在

素纹提花过程中,局部图案用手工挑经夹以与经纬线同样

粗细的彩线或彩丝显彩。正面彩纬覆盖于短跑线之上,背

面则是彩线线头,其提花是通过机头的“花笼”和“编花竹”

引导织物开口织造显纹。民间艺人首先将设计好的图案用

挑花尺将花纹挑捡出来,再用编花竹条和大综线编排在花

笼上,织时按照花笼上的编花竹逐次转移,在综线牵引下,

即可将花纹体现于铺面。这种简易的提花方式可说是现代

龙头提花机的前身。织物组织,一般是三梭法,第一梭是花

纹纬,第二梭是地纹纬,第三梭是平纹纬。

 

彩色背带一类产品全靠手工挑织,多见黑经作底,白

纬起花,亦有白经黑纬。纹饰变化规定在长方形回纹构架

·31·

中。其除利用纬线起花成纹外,凡需用彩线部份,其纬线全

部跨经短跑浮于背面,而让位于彩色丝棉线断纬起花呈现

于锦面。其纹饰的紧密与规范叫人赞叹不已。

 

4、瑶锦八宝被民间织机及织造工艺

江华瑶锦八宝被织机亦是卷轴式斜织机的腰机式。机

长约5尺,机宽2尺多,机高3尺多,经线栓腰,脚踏分经杆联

动提综开口,布刀打纬代投梭。其织造工具及机架件和配

套用的牵经整经工具工艺,原理与其它三锦大致相同(图

19、20、21、22、23)。其牵经用的引经架比地桩线筒牵经已见

进步,机架及联动装置亦更结实和考究。

 

织物是一种以经向彩条并列、间以彩经起花的浮经棉

织物。图案纹饰利用经纱规纬排列的格律点构成。其技艺

特征在于用众多的小竹签挑捡地层部份色经。挑捡时严格

按照每挑由双经组成跨纬浮经点,并由此为一个色点单位

形成几何形纹,像十字挑花一样属于典型的格律点阵式纹

样。由于众多的小竹签随同织物滚曲卷经,实际上起到了

硬质粗纬的作用,待织物松绑下机,再将竹签抽去,这样呈

现的浮经点经圈凸现于布面,形成浮雕立体感和特殊肌理

效果。织物一般幅宽一尺二寸左右,三幅相拼为一被面,分

素色和彩色二种。素色多以黑白对半的上下二层牵经,彩

色的一种原理与素色相同,只是在牵经时将黑色底经部份

换成彩色经。织物构架纹饰在一幅之内以经向的五条彩色

条柱间以四条挑经纹饰带组成。每一挑经纹饰带一般多见

由八个以上不同的几何纹样分段连接,每一纬向的四个纹

样多见相同。手工牵经时从左至右按照既定俗成的数目牵

挽经纱。

民间织锦  湖南民间美术全集  湖南美术出版社

总序

湖南地处洞庭湖之南,为楚文化发祥地。

历代湘楚文苑,钟灵毓秀,人材济济,名篇迭

出。这里产生过我国浪漫主义文学开山作

——《楚辞》、我国现存最早的绘画作品

一一战国帛画《龙凤人物图》和《御龙

图》……

 

湖南又是一个多民族集居地。各民族人

民在这片沃土上生息劳作,创造了丰富多彩

的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

 

与湖南民间美术接触,是从蓝印花布开

始的。多年前,我收到一件蓝印花布被面,是

常见的“麒麟送子”图案,构图饱满、形象生

动。后来知道是湖南出产的,于是我有心留意

起湖南的印染、刺绣、织锦,以及民间木、石、

竹雕和民间绘画、剪纸等等。

 

湖南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1972

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震惊了国

内外学术界,接着二号、三号汉墓相继出土大

批珍贵文物,展示了当时手工业文明。创造这

些高度文明的,不是汉代墓主,而是富有创造

智慧的劳动人民。因此,这段辉煌的历史既源

远流长,又深深扎根于广袤的民间美术土壤

之中。

 

近年来,认真、严肃地关心和研究民间美

术的人愈来愈多起来。湖南的民间美术,闪

耀着楚文化神秘、浪漫的灵光,有着自己独特

的风格与魅力。如何深入地发掘、整理、研究

它,其任务是十分重要又十分艰巨的。湖南美

术出版社担负起这一使命,组织人力物力,深

人深山僻壤、民族村寨,采集了大量资料。我

有幸于出版之前先睹了部分图片资料,每件

作品都使人爱不释手,耐得反复推敲、品评。

在此,不能不对编辑工程所有参与者,深抱敬

意。如果没有这样一批民间美术的热爱者,如

果得不到各级领导部门的重视与支持,这些

民间美术精品,将像未能发掘的文物一样永

远埋藏于地下,或逐渐消失。

 

《湖南民间美术全集》的编者将全集分

为八卷,它们分别为:

(一)民间印染花布卷:湖南的蓝印花布

历史悠久,花样繁多,流传极广。制作技法有

印染、扎染、蜡染、拔染等种类。它们各自充分

发挥不同工艺手法的特殊效果,疏密、虚实、

点线巧妙结合,简洁明朗,朴实大方,颇具审

值。

 

(二)民间刺绣、挑花卷:刺绣与挑花遍

于三湘,在人民生活中运用极广,大至堂檐、

帐檐、被面、衣饰,小至枕头档、口水兜、钱荷

包,无不精美动人。著名的湘绣就是在民间刺

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民间刺绣更强调

装饰效果,其造型生动大大胆,针法多变,风格

也更多样。湘西的苗绣纹样灵秀,施色明丽,

具有浓郁的民族情调。

 

挑花又称“十字绣”、“架花”,多以单色为

主,它在工艺局限下发扬其所长,讲求饱满对

称的布局,纹样秀婉。如土家族排花布底或白

或黑,格调典雅,尤以手帕、头巾出色;侗族挑

花纹样多见十字太阳纹,色彩绚丽夺人;而瑶

族挑花裙和挑花被面的共同特色是纹样疏密

有致,花中藏花,耐人寻味。

 

(三)民间织锦卷:织锦是我国南方民间

最具特色的织造工艺之一。湖南有土家、苗、

侗、瑶四大锦。其中土家锦以他们世代相传的

打花铺盖(土语称西兰卡普)闻名于全国;苗锦

有色彩沉着、古朴厚重的“牛肚被面”为人所

称道;侗锦用途更为普遍,它制作细腻精美,

色彩响亮和谐;瑶锦则有民间广为流传的“八

宝被面”,其纹样粗犷单纯、朴素大方。还有盛

行于湘西、南地区的织锦花带,用途很广,甚

至作为男女定情之信物,编织精巧。纹样繁

多,深受人们喜爱。

 

(四)民间剪纸、木版画卷:湖南剪纸包

括剪纸、凿纸花样两大类。剪纸大都运用于喜

庆节日,多带吉祥、和悦之气象。凿纸主要运

用于服饰的刺绣底样,纹样有花草鱼虫、飞禽

走兽,凿工精巧风格灵秀,泸溪踏虎乡黄靠

天的凿纸最负膝名。

 

湖南的木版画以隆回县滩头年画为主。

滩头年画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它以粉纸木版

水印,造型夸张大胆,多用品红、品绿、黄丹、

青莲等色,鲜亮夺目,洋溢热烈气氛。《老鼠

娶亲》为其代表作。还有江永瑶族乡木版纸

码,其造型稚拙,刻线刀味十足。

 

(五)民间雕刻卷:湖南民间雕刻大致可

分木雕、石雕、竹雕三大类。木雕又分建筑木

雕,湖南民居建筑木雕,其规模蔚为壮观;家

具木雕,如湖南普遍注重家具雕刻,尤以湘西

滴水雕花床最为精致;宗教木雕则有衡阳的

香火狮子和湘西一带的傩戏面具较有审美

价值;石雕在湖南也很普及,除各类石狮子

以外,还有永顺塔卧的石雕牌坊和宁远文庙

的石雕龙凤柱及浮雕柱础极为精采;竹雕也

是湖南一大特产,其中竹根雕,竹簧雕具有一

定艺术品味。

(六)民间陶瓷卷:湖南民间陶瓷可分两

个方面。一方面是古代民窑陶瓷作品,唐代长

沙铜官窑釉下彩绘和土陶动物、人物雕塑可

称稀世之珍品,还有洞庭湖流域发掘的宋元

时代陶仓、魂瓶等。另一方面是民用陶瓷器

皿,其中以龙山民用陶器和湘阴刻花陶器最

具特色。

 

(七)民间绘画卷:湖南自古以来巫风炽

盛,民间祭祀活动甚为流行,应运而生的民间

宗教水陆画自然多姿多彩,其中大部分作品

都反映了天、地、人三界景象,且多以工笔重

彩技法绘就,其风格与形式与楚地古代帛画

有着一脉相传的内在联系。

 

(八)民间美术拾零卷:由于湖南民间美

术的门类复杂、品种繁多,一些精采的作品较

难归于大类,又不忍割舍,特列此卷,起着综

合与拾零的作用。诸如银饰、纸扎、竹编、鞋

帽、袜垫以及民用器具等等,虽是五花八门,

却也色彩缤纷,饶有趣味。

《湖南民间美术全集》系首次对省内的

民间美术作品进行全面搜集、深入研究、系统

编辑出版。由于民间美术的特殊性,不少作品

已难以采集,甚至濒临灭绝,在收集选编方面

留下不少遗憾和不足,但是,从总体面貌来

看,《湖南民间美术全集》的出版,是民间美

术研究与出版的一大成果,它对于继承和发

扬民族传统文化,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艺

术事业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张仃

1993年12月1

 

湖南民间织锦

汪为义  田顺新  田大

 

“二月满树桃花开,妹妹织花上楼台。桃花虽然开得

红,哪有土花织得乖。“

“八月丹桂满园香,妹妹楼上织花忙。丹桂虽然香得

远,哪有土花香得长。“

这是湘西土家族民间流传的山歌。自古以来,男耕女

织一直是人们最基本的生产方式。在人们围绕衣、食、住、

行所从事的造物活动中,属于自然经济状况下的手工艺制

作——织锦工艺,则在其居住、服饰、祭祀、礼仪诸项民俗活

动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以实用为先导的生活

必需品,又是一种不断完善、更新发展的艺术创造,具有浓

重的感情色彩和个性风格。相当一部份少数民族由于历史

的原因未能形成本民族文字,但却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民间

语言和民间手工艺术、民间歌舞和民间礼仪习俗。他们特

有的声韵及表现在服饰用具上的图形,从有声和无声二个

方面反映出其民族的喜怒哀乐。织锦纹饰的变化表述着一

个民族最朴实纯净的意念追求,是真、善、美的真实写照,

亦融合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气质和悠远的历史。

 

多年来,有关专业书籍上很难看到湖南境内这四个民

族(土家、苗、侗、瑶)织锦的系统资料。今天我们全面的发

掘、整理、研究、介绍它,不仅是保存优秀民族物质文化遗

·24·

 

产的需要,同时对于我们弘扬民族精神,创造我们时代的

物质文明具有现实意义。

 

一、民间织锦的历史沿革

湖南民间织锦工艺与我国古代的纺织历史一脉相承。

从织造工具采看,当今湖南民间织锦机的构造与新石器时

代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刀、刀绞棒、卷布棍等原始机件,与

春秋战国及汉代画像石上大量展现的缫车、纺车、脚踏斜

织机等手工机具相比较,仅凭直观,这种承继关系便十分

清晰。而从织造方法来看,则与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

土的大量彩色纬显纹锦绦,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纬

显花菱纹绦以及《西京杂记》记载的西汉帝(公元前73-

前49年)时襄邑等地的织成锦几无二致。

 

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民间织锦,在历史文献记载、民间

传说和技艺传播发展有关,均与魏晋三国“武侯锦”的记载

和传说有关。武侯祠锦即为古老蜀锦的代称。魏晋南北朝时

期是战乱不已、诸侯争斗的年代,北方的战乱迫使中原民

众大量南迁,同时亦促成了南方民族的迁徙和融合。中原

汉民族织锦技术及先进的桑蚕养殖技术广泛传播到西南

民族。当时的蜀地已成为全国丝绸生产的中心。诸葛亮实

行“思维北征,宜先入南”的“移民实边”政策,“今民贫国虚,

决战之资,唯仰锦耳:“①在率兵南征(公元223年)的过程

中,他甚至将蜀锦生产作为军资的主要来源。这一举措,无

疑同时亦将蜀锦技艺和内地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入了西南

少数民族地区。《遵义府志》载有:“用木棉线染成五色织

之,质粗有文采。俗传武侯征铜仁蛮不下时,蛮儿女患痘多

有殇,求之武侯,教织此锦为卧具立活,故至今名之曰武侯

锦”。②所言“铜仁蛮”即今贵州与湘西交接地的铜仁县苗

族先民。织锦技艺也传到了侗族和壮族地区。民间有诗为

证:“郎锦鱼鳞纹,侬锦鸭头翠,侬锦作郎菌,郎锦裁侬被。

菌被自两端,终身不分离。“清代文人张应诏称赞黎平侗锦

诗曰:“丞相南征日,能回黍谷春。干戈随地用,服色逐人

新。宁幅参文绣,花枝织杂匀。蛮乡椎髻女,亦有巧于人。”

③可见当时的西南民族织锦与蜀锦技艺的渊源关系。但这

·25·

 

并非说西南民族织锦源于蜀锦。各民族劳动妇女在漫长的

历史长河中早就学会了利用苧麻和各种纤维织制各种土

布和纹饰布,对斜织机的运用应早于魏晋。少数民族只是

运用蜀锦技艺,按照本民族的习俗,创造和发展了各自的

民族织锦。下面我们从历史沿革、分布状况和品种方面对

土家、苗、侗、瑶四个民族织锦作一分述,其中苗族织花带

因品种相近,就此一并综合概述。

1、土家锦

土家锦,土家语称“西兰卡普”。汉语称“土花布”,“打

花铺盖”,“土家锦”。土家语“西兰”是铺盖意,“卡普”是花。

现今民俗亦有“西兰”是一个姑娘名,“卡普”是被面花一

说。土家锦产区主要分布在今湘西龙山县境洗车河流域的

猫儿滩、捞车及靛房、坡脚;永顺县境的对山、凤栖;保靖县

境的普绒、清水等高山河谷地带,这些地方至今保留着织

锦的传统应用习俗(图1、2)。永顺一带织锦称“数纱花”,即

按十字挑花时数布纹经纬挑织,多见黑色布纹露其锦面,

纹饰亦多近似挑花纹。

 

史学家认为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战国时期的楚

文化是古代文化史中的突出代表,其楚国境内的巴民族,

即聚居于今湘、鄂、川、黔四省的毗邻地带。土家族织锦的

历史源流可以一直追溯到公元前316年古代巴子国被秦国

统一之前的纺织遗存或更早的年代。文物发掘表明,早在

距今四千年左右的夏朝即有丝织物的记载和出土,史

书《华阳国志·巴志》中夏禹王会盟各方诸侯的记载即

记有:“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与焉”。又

记:“武王即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即巴子国)”

其地“土植五谷,牲具六畜,蚕桑、麻柠……皆纳贡之”。④秦

灭巴后,巴人每年向秦交纳“賓布”以为赋税。《后汉书·

南蛮传》载有:“汉兴,改为武陵岁令大人输布一匹,小口

二丈是谓賓布”,另有“兰干(竚)细布,织成文章如绫

锦”。“……布与紵(纻)布不殊。亦染成五色,织为斑布”等记载。

1982年湖北马山一号楚墓(战国中期)出土发掘了大量的丝

织物更是证实了古代巴人的纺织业随同巴蜀、楚文化繁荣

发展的渊源关系。之后各代史料记载更多,更明确。《隋

·26·

 

 

书》有“五色斑布,衬布”,宋人有土人奉贡“溪布”的记

载。《大明统一志》有:“土民喜五色斑布”的记载。清乾隆

年间《永顺府志》有:“斑布,即土锦”,“土人以一手织纬,

或间纬以锦,纹陆离有古致“,“机床低小,布绢幅阔不渝

尺”的记载。此外龙山等县的明清方志均有多处记载。

 

2、湘西苗锦和苗族织花带。

湘西苗锦,苗语称“芭排”,即花被面意。亦有“倒排”之

称,即打花意。因织物断色纬挖花织造,背面形成密集如麻

的线束,形似牛肚,故而俗称“牛肚被面”。

 

织造风尚曾盛行于今泸溪县与吉首市交界地的潭溪、

洗溪、及梁家潭、排洞、丹青等苗族集居地。当今已无织造

风尚,但仍有织机残存。少部份苗家仍在使用几十年前织

造遗留下来的被面。民间仍有老龄妇女能织,并能讲述20

多种不同纹饰图案的名称。目前未见史料记载,但据老人

回忆可上溯4代传承,几十年前还相当普遍,当地人都说是

老祖宗传留下来的。据县民委主任符元贵同志(今56岁,潭

溪盘古岩村人)谈及,其母1986年病故,赴丧时,曾亲手将一

床母亲生前最喜爱的牛肚被盖其身作陪葬物。

 

苗族是我国最古老的南方民族之一,有其悠久的历史

和众多的人口,而且分布极广。湘西苗族是整个苗民族的

组成部份,主要分布在湘西自治州的吉首、泸溪、凤凰、花

垣、古丈等县。据史学家考证,湘西苗族是以远古的“仡

熊”、“仡夷”为主体,融合“三苗”,“盘瓠”两部落中的一部份

先民组成的,是从黄河流域和江淮水乡经过长期战争迂徙

最后才来到今湘西地区。大约在秦汉之际,苗族先民已在

湘西地区居住,是史书称为“五溪蛮”和“武陵蛮”的一部份,

之后再度向西南迁徙,一部份则定居繁衍成为现今的湘西

苗族。泸溪地处湘西东南部,是史学家称为苗族始祖“盘

瓠”的所在地,至今留下许多有关盘瓠及其妻辛女的传说

和名胜古迹。如果说湘西苗锦牛肚被面反映着苗族始祖发

祥地的泸溪局部地域留存下远古时期更为原始的织造遗

风的话,现今保留下来为数不多的实物,其价值和意义更

是难以估量的了。

 

织花带,是遍及湘西苗寨的一项织锦手工艺,小巧精

                                         ·27·

 

致,色彩明丽,是苗家姑娘必须学会的本领。苗女一般从十

二三岁开始随母学织。织带艺术在西南众多民族中大同小

异,而湘西苗族织造风尚最盛,而且纹样丰富而华丽。湘南

江华盘古瑶的织花带也相当出色。苗花带应用极广,主要

有腰带(巴裙带)、背裙带、小孩花帽带等,长可达丈许,短仅

尺许。宽边素色花带可见宽度有二寸,窄边的可见一指宽。

分棉织和丝织两种,也有棉丝夹用的。织时不需底样,全凭

心记。常见图案为各种花鸟虫鱼、几何图形及文字表现的

福寿纹、四季长春、万事如意及双龙抢宝、喜鹊闹梅、鲤鱼

龙门等题材。一条花带上分段连续,有的单一重复,头尾

同纹,有的将几种纹饰相间。主体纹饰色彩由上下深浅不

同的经纱决定,色经浮沉显花,边条或单色或间以红、黄、

蓝、紫不定,有如天际彩虹,结实而明丽。

 

苗家姑娘常以花带传情,视为情爱的纽带。有趣的是

如意郎君得到花带以后,也随时将花带系在贴身衣服上,

并有意露其花带的吊须头,以示有情姑相认。花带亦是赠

送客友的珍贵礼品。

 

3、侗锦

侗锦古称“纶织”,为侗族妇女的主要传统手工艺。多

用于被面、床单、帐帘、枕套、头巾及服饰面料和背小孩用

的背带被包等。一般用两种颜色的细纱线交织为素色锦,

黑白正反纹饰相反,多用于被面及大件物品。此类侗锦织

造均在机头上装有预先编排扎好的竹笼,每笼为一个单元

的花纹组织,以竹笼中竹针翻动引导织机提经穿纱。常以

单元纹样的一半纬纱数目为翻号,称为“纶十三”、“纶十

四“,每个翻号纹样因纬纱数目不同而有大纶和小纶之

分(图3)。另一彩色侗锦的织造不带竹笼,精致细腻,耗工费

时。常见于背小孩用的背带,是侗锦工艺的精华所在。侗锦

的原始产区主要分布在湘西南的通道县及与之毗邻的贵

州黎平县,广西三江、龙胜县。通道县境的播阳、黄土、平

坦、牙屯堡至今保留着传统织造习俗。据实地了解这一带

民间尚存干多台织机,以播阳的背带花,黄土、平坦二地的

头巾织造为盛,几乎家家户户均有织机。

 

通道侗族自治县是湘西南重要门户,处于历史上楚越

·28·

 

分界的走廊地带,素有“百越襟喉”、“南楚极地”之称。史学

家认为侗族是古代江淮百越民族的一支。侗锦继承了古代

百越民族的织造技艺。纹饰图案与古越人印纹陶上的图画

纹和图腾崇拜物有着沿袭关系。据《纺织史话》载,侗锦

中质地精美的鱼鳞纹侬锦、鸭头翠依锦、苗郎锦等名贵织

物,花纹胜于刺绣,精美无比。

 

4、江华瑶锦

江华瑶锦,当地称为“八宝被”,主要用于被面,是瑶锦

艺术的单门分支。分布在今湘、桂、粤三省毗邻地带的湖南

江华瑶族自治县境。民间织造集中在江华境内的白芒营、

涛圩、大路铺三个区的八个半乡。因其手工技艺及纹饰肌

理有别于其它民族织锦和其它瑶锦而独具特色,是典型的

经起花工艺。据调查,现今大约在民间留存有千多台原始

织机。所谓“八宝”,民间有多种选题,文字记载为:犀牛望

月、双狮抢球、麒麟送子、金蛇出洞、丹凤朝阳、葫芦藏宝,

蟠桃庆寿和富贵有余,取吉祥象征之意,没有见到具象纹

样。

 

瑶族是我国南方的山居民族。分布在广西、湖南、云

南、广东、贵州的高山密林地带,范围极广,有“南岭无山不

有瑶”之说。瑶族与侗族一样属古代百越民族的一支。秦汉

时期,荆蛮中的一支瑶族先民就活动在洞庭湖区,之后在

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推行的民族压迫下,不断南迁形成现在

的布局。大分散,小集中,以广西、湖南境内的瑶族最为集

中。据《宋史·南蛮列传》记载:“蛮瑶者,居山谷间,……

不事赋役,谓之瑶人。”据唐初姚思廉的《梁书·张赞传》

记载:“零陵、衡阳等郡有莫瑶者,依山险为居,历政不宾

服。“瑶族和苗族都是崇奉盘瓠为祖的民族,故有“盘

瑶”,“盘古瑶”等称谓。他们有着共同的心理素质,其蜡染

和织绣艺术历来享有盛名(图4)。

 

二、民间织锦的工艺

1、土家锦民间织机及织造工艺

从70年代末的实地考察表明,在今龙山永顺、保靖县

·29·

的边远山区所能见到的民间织机是一种沿袭汉代以来的

腰机式斜织机,十分原始。从1957年在成都曾家包汉墓出

土的浮雕石刻上(图5)我们即能证实其悠久的渊源关系。民

间织机一般长约5尺,宽约2尺多,高约3尺。其结构分为机

架、经轴、卷布轴(滚板)、绊带、踩棍、竹扣、棉线综、绞棍、挑

经勾(有牛骨挑、铜挑或竹挑)、花筒、布撑和大木梭(土语称

布刀,有打纬过梭功能),还有与之配套的牵线、整经和纺

纱、络纱及民间土法染纱工具(图6、7、8、9)。

 

织物以土红,靛蓝棉线为经线和底纬,以五彩丝、棉为

花纬,通经断色纬,挖花挑织而成。织造工艺及准备工序的

主要程序可归纳为:①纺线:即利用纺车手捻将棉纤维纺

成棉线。现已少见民间自纺的棉麻线。②染线:即将通过脱

脂洗练后的棉纱经纬线和彩色棉、丝粗纬线按照传统土法

浸染上色,或用化学染料热煮染色,冲洗晾干。民间采用的

自然染料有:马桑树叶染黑色,土红染红色,黄枝子染黄

色,竹叶菜染蓝色等。③倒线:又称倒筒,即利用纺车将染

好的经线套入绷架上,再将5寸长的竹筒(络线筒)装在纺车

上,手工将线倒在竹筒上,以便于牵纱。④牵纱:俗称地桩

牵经。一般用5至7根光滑的竹或木杆插入泥地作地桩,将

一组线筒的纱线集于一手,按照地桩序号(图10)牵挽绕桩,

周而复始。⑤装扣:即指经线牵完后,利用钩针将经线严格

按顺序勾入竹筘筘眼内穿筘整经过程(图11)。⑥上机扎

综:(图12)即将经头的卷经轴装上机头,经尾的经线捆扎

在滚布轴上,其间存在紧经、赶筘、梳筘和将需要扎捡的经

纱利用扎综叉依次将综线扎好扎平的操作。⑦试织和挑

织:先试织一段平纹布头,再织带花筒的夹色纬锦面。挑织

时先将束腰的绊带(一般多用宽布带或牛皮绊带)套腰后,

拉紧经线,心计默数或参考现成纹饰,选色纬用细牛角挑

子挑起成束经线,数纱夹色纬,布刀打纬带投梭(底纬线装

于布刀中部)。布刀又名木梭,又长又重,打纬时邦邦作响,

织出的锦面紧密、结实、耐用。织时身体微微后靠,脚踏分

经杆,左手提综,右手投梭插布刀,每一纬向的粗色纬挑挖

完成后即错综过纬打纬,如此循环。

 

织物组织有平纹和斜纹二种(图13、14)。平纹织锦面的

上下挡头,斜纹织中部主体图案。以斜纹组织的纹饰论图

·30·

案名称。民间称平纹组织为“上下斜”,称斜纹为“对斜”。织

物为三层经的错综过纬,即上下各半分经后,再将面经分

成对半。挑织夹色纬全是从织物背面完成的,俗称反织法。

民间传统织造从不需图纸,织时见北面线绒头似乎是杂乱

无章,待织完松绑见其正面则纹饰井然(图15)。从品种看,

永顺的“数纱花”一种,以黑色和白色为主的素锦居多,经

纬布纹底被大面积显露出来,均以黑色和深蓝色为底,将

花纹图案用白棉线或彩色粗丝棉线织成。织物古朴大方、

风格独具。

 

2、湘西苗锦民间织机及织造工艺

湘西苗锦牛肚被因现今已无织造风尚,传统民间原始

织机有待进一步考察核实。据当地老艺人口述及织物组织

分析表明,其织机原理和织造工艺与土家锦无异。

 

3、侗族民间织机及织造工艺

机形与土家锦织机大致相同,民间称为“陡机”(图

16、17、18)。织锦幅宽1.2尺左右。织物质地较薄,织纹细腻

精致,紧密无间。

 

侗锦有二种织造方法:一种是带有竹花笼的通经通纬

提花织物,一种是不带竹花笼的通经断色纬挖花织物。前

者多见素色,亦可适当夹彩纬,织造速度较快:后者为彩色,

耗工费时。带花笼的织物经线多为白色,纬线为黑色,正反图

互变,利用经纬异色而显示花纹,此类织物的夹色纬是在

素纹提花过程中,局部图案用手工挑经夹以与经纬线同样

粗细的彩线或彩丝显彩。正面彩纬覆盖于短跑线之上,背

面则是彩线线头,其提花是通过机头的“花笼”和“编花竹”

引导织物开口织造显纹。民间艺人首先将设计好的图案用

挑花尺将花纹挑捡出来,再用编花竹条和大综线编排在花

笼上,织时按照花笼上的编花竹逐次转移,在综线牵引下,

即可将花纹体现于铺面。这种简易的提花方式可说是现代

龙头提花机的前身。织物组织,一般是三梭法,第一梭是花

纹纬,第二梭是地纹纬,第三梭是平纹纬。

 

彩色背带一类产品全靠手工挑织,多见黑经作底,白

纬起花,亦有白经黑纬。纹饰变化规定在长方形回纹构架

·31·

中。其除利用纬线起花成纹外,凡需用彩线部份,其纬线全

部跨经短跑浮于背面,而让位于彩色丝棉线断纬起花呈现

于锦面。其纹饰的紧密与规范叫人赞叹不已。

 

4、瑶锦八宝被民间织机及织造工艺

江华瑶锦八宝被织机亦是卷轴式斜织机的腰机式。机

长约5尺,机宽2尺多,机高3尺多,经线栓腰,脚踏分经杆联

动提综开口,布刀打纬代投梭。其织造工具及机架件和配

套用的牵经整经工具工艺,原理与其它三锦大致相同(图

19、20、21、22、23)。其牵经用的引经架比地桩线筒牵经已见

进步,机架及联动装置亦更结实和考究。

 

织物是一种以经向彩条并列、间以彩经起花的浮经棉

织物。图案纹饰利用经纱规纬排列的格律点构成。其技艺

特征在于用众多的小竹签挑捡地层部份色经。挑捡时严格

按照每挑由双经组成跨纬浮经点,并由此为一个色点单位

形成几何形纹,像十字挑花一样属于典型的格律点阵式纹

样。由于众多的小竹签随同织物滚曲卷经,实际上起到了

硬质粗纬的作用,待织物松绑下机,再将竹签抽去,这样呈

现的浮经点经圈凸现于布面,形成浮雕立体感和特殊肌理

效果。织物一般幅宽一尺二寸左右,三幅相拼为一被面,分

素色和彩色二种。素色多以黑白对半的上下二层牵经,彩

色的一种原理与素色相同,只是在牵经时将黑色底经部份

换成彩色经。织物构架纹饰在一幅之内以经向的五条彩色

条柱间以四条挑经纹饰带组成。每一挑经纹饰带一般多见

由八个以上不同的几何纹样分段连接,每一纬向的四个纹

样多见相同。手工牵经时从左至右按照既定俗成的数目牵

挽经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