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三转一响与大上海文化展”有感最近,慕名前往上海纺织博物馆参观“三转一响与大上海文化展”。观展人员...
“三转一响”文化展上海纺织博物馆开幕万件老物件述说前世和今生的上海故事“三转一响”,又名“四大...
世界博物馆日上海纺博馆举办“华服典章——贵州·黔东南少数民族传统蜡染技艺展” 2019...
公益书时代 金猪迎新春新时代新春联走进愚园路岁末年初"福"来到,由静安社会...
衣饰人 时尚会盟--校企服装设计展新尝试由上海服装行业协会市场专业委员会组织策划的“衣饰人 时尚会盟...
歌德对“哥特式建筑”的前后观感
鲍桑葵说:“当我们不能升到伟大的高度时,我们对伟大的事物是会恨的。”(鲍桑葵:《美学三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47-48页)但当我们将对象全部吃进去的时侯,我们就会欣赏这种美。就是说,领略艰奥的美不仅需要理智的努カ,更需要想象的努力。
鲍桑葵指出,大部分艰奥的美曾被认为是丑。他说,恐怕在亚历山大时代以前,对满脸皱纹的老年的美,在雕刻上还没有得到承认(从美术史的材料看,鲍桑葵的结论并不全面,艰奥的美早在史前社会就已经出现了)。
作为全书的结束,鲍桑葵转引了歌德在24岁写的《论德国建筑》中的几段话:
歌德原先对“哥特式”建筑的裝饰极端仇视,认为它“紊乱,不自然,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东拼西凑,堆砌”。然而后来,当他又一次看到这同一座教堂时,他“吃了一惊”,“那种心情真是我意想不到的。我的灵魂装满了一个伟大而完整的印象,而且由于这个印象是由千百个和谐的细节组成的,我能够享受和欣赏,但无法理解和解释”,“当那些复杂的部分溶为完整的块,简单而又伟大地耸立在我的灵魂前面,使我们的心灵能力欣然升起来”!它是“多么的破碎,然而又多么的永恒”!歌德称对象有一种“巨人似的精神”。
歌德料想人们会指责他在“只看见力量和粗野的地方看见美”,他对此说道:“不要让现代的美的贩子的软弱学说弄得你太柔软了,以致于不能欣赏有意义的粗野”,那样,你“除掉无意义的流畅之外,什么都忍受不了”。
鲍桑葵在两种美之间还加进了一个概念一一“胜利的美”即质量极高而又人所共赏的美。
--刘骁纯著《从动物快感到人的美感》第13页 山东文艺出版社 1986.10
歌德对“哥特式建筑”的前后观感
鲍桑葵说:“当我们不能升到伟大的高度时,我们对伟大的事物是会恨的。”(鲍桑葵:《美学三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47-48页)但当我们将对象全部吃进去的时侯,我们就会欣赏这种美。就是说,领略艰奥的美不仅需要理智的努カ,更需要想象的努力。
鲍桑葵指出,大部分艰奥的美曾被认为是丑。他说,恐怕在亚历山大时代以前,对满脸皱纹的老年的美,在雕刻上还没有得到承认(从美术史的材料看,鲍桑葵的结论并不全面,艰奥的美早在史前社会就已经出现了)。
作为全书的结束,鲍桑葵转引了歌德在24岁写的《论德国建筑》中的几段话:
歌德原先对“哥特式”建筑的裝饰极端仇视,认为它“紊乱,不自然,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东拼西凑,堆砌”。然而后来,当他又一次看到这同一座教堂时,他“吃了一惊”,“那种心情真是我意想不到的。我的灵魂装满了一个伟大而完整的印象,而且由于这个印象是由千百个和谐的细节组成的,我能够享受和欣赏,但无法理解和解释”,“当那些复杂的部分溶为完整的块,简单而又伟大地耸立在我的灵魂前面,使我们的心灵能力欣然升起来”!它是“多么的破碎,然而又多么的永恒”!歌德称对象有一种“巨人似的精神”。
歌德料想人们会指责他在“只看见力量和粗野的地方看见美”,他对此说道:“不要让现代的美的贩子的软弱学说弄得你太柔软了,以致于不能欣赏有意义的粗野”,那样,你“除掉无意义的流畅之外,什么都忍受不了”。
鲍桑葵在两种美之间还加进了一个概念一一“胜利的美”即质量极高而又人所共赏的美。
--刘骁纯著《从动物快感到人的美感》第13页 山东文艺出版社 198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