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三转一响与大上海文化展”有感最近,慕名前往上海纺织博物馆参观“三转一响与大上海文化展”。观展人员...
SS2023 SIFS上海时装周秀场 游仙·梦 春夏高定新品发布会沪上重要的时尚活动...
“三转一响”文化展上海纺织博物馆开幕万件老物件述说前世和今生的上海故事“三转一响”,又名“四大...
小记者是中巴友谊的大使、未来的希望70年前的今天,我国与巴基斯坦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对当年那种艰难...
上海:打造全球文化创制中心
2020年01月07日 08:05 来源:解放日报 郑崇选
对于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来说,需要重点提升全球文化生产要素的配置能力,如资本、人才、平台、技术、生产机制等。特别是,要聚焦特色文化资源的要素转化,注重对优势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开发,使彰显上海特色的丰厚文化资源能够实现优质文化产品的转化。
上海在城市建设目标中提出,要建成令人向往的人文之城。“令人向往”的基础之一,就是大力提升上海的文化吸引力和文化影响力,要让优质文化产品源源不断地生产与输出。
现实中,能够产生广泛文化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无不具有强劲的文化生产能力及文化产品的输出能力。对标其他几个全球城市,如伦敦、纽约、东京、巴黎,上海在文化生产要素的配置、文化资源的开发方面既有优势又有短板。
在文化资源的核心内容方面,上海具有独特的优势——江南文化、红色文化和海派文化的汇聚,为文化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文化基础。在文化设施和文化载体方面,无论是标志性的文化设施还是基础性的公共文化设施,上海都不弱于其他几个全球城市,比较欠缺的是重大文化设施的世界影响力还比较弱,尚无法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伦敦大英博物馆、巴黎卢浮宫、纽约林肯艺术中心等相提并论,在文化设施的运营能力、利用率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
在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方面,“上海出品”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已有不小的进步,但也有不足。比如,现代影视制作工业体系尚未形成,虽有一些优秀之作,但缺乏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还如,虽然在演出的数量方面,上海在亚洲处于领先水平,但原创优质演艺产品的生产能力还比较弱,没有出现纽约百老汇、伦敦西区之类的演艺集聚区。
从文化资本的投入方面,多为政府培育扶持资金,民营资本投入的积极性不高,各类文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善。在政策供给方面,单一领域的政策供给较多,统筹协调性不够,符合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法治保障还不够完善,版权保护政策和相关配套政策尚有欠缺。
基于以上分析,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推进建设优质文化产品全球创制中心。
一是深化文化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围绕和聚焦促进文化资源要素充分流动,着力消除制约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迸发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引导不同文化需求的市场表达机制,平衡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二是发现、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广泛吸收融合古今中外的各种优秀文化资源。重点是在把握产业融合和文化发展新业态机遇基础上,研究和开发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文化生产要素的新途径与新模式。特别是,要运用市场手段,探索上海文化发展在长三角区域文化整合、中华文化当代融合、世界文化交流融通上的现代表达。
三是用好用足丰富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把上海打造成为世界文化创新高地、文化创新思潮的引领者、现代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的输出者,在国际文化交流和全球文化贸易网络中占据显著的地位。
四是把握信息技术和相关新业态的发展趋势,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的融合发展。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做强做大一批集新技术和全媒体功能于一身、在全球范围有广泛影响的文化传媒集团,在展示上海文化形象、输出上海文化产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方面搭建世界级传播平台。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公共文化研究室主任。本文选自上海社会科学院与解放日报合办的“尚社新声”沙龙活动研讨发言)
上海:打造全球文化创制中心
2020年01月07日 08:05 来源:解放日报 郑崇选
对于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来说,需要重点提升全球文化生产要素的配置能力,如资本、人才、平台、技术、生产机制等。特别是,要聚焦特色文化资源的要素转化,注重对优势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开发,使彰显上海特色的丰厚文化资源能够实现优质文化产品的转化。
上海在城市建设目标中提出,要建成令人向往的人文之城。“令人向往”的基础之一,就是大力提升上海的文化吸引力和文化影响力,要让优质文化产品源源不断地生产与输出。
现实中,能够产生广泛文化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无不具有强劲的文化生产能力及文化产品的输出能力。对标其他几个全球城市,如伦敦、纽约、东京、巴黎,上海在文化生产要素的配置、文化资源的开发方面既有优势又有短板。
在文化资源的核心内容方面,上海具有独特的优势——江南文化、红色文化和海派文化的汇聚,为文化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文化基础。在文化设施和文化载体方面,无论是标志性的文化设施还是基础性的公共文化设施,上海都不弱于其他几个全球城市,比较欠缺的是重大文化设施的世界影响力还比较弱,尚无法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伦敦大英博物馆、巴黎卢浮宫、纽约林肯艺术中心等相提并论,在文化设施的运营能力、利用率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
在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方面,“上海出品”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已有不小的进步,但也有不足。比如,现代影视制作工业体系尚未形成,虽有一些优秀之作,但缺乏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还如,虽然在演出的数量方面,上海在亚洲处于领先水平,但原创优质演艺产品的生产能力还比较弱,没有出现纽约百老汇、伦敦西区之类的演艺集聚区。
从文化资本的投入方面,多为政府培育扶持资金,民营资本投入的积极性不高,各类文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善。在政策供给方面,单一领域的政策供给较多,统筹协调性不够,符合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法治保障还不够完善,版权保护政策和相关配套政策尚有欠缺。
基于以上分析,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推进建设优质文化产品全球创制中心。
一是深化文化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围绕和聚焦促进文化资源要素充分流动,着力消除制约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迸发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引导不同文化需求的市场表达机制,平衡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二是发现、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广泛吸收融合古今中外的各种优秀文化资源。重点是在把握产业融合和文化发展新业态机遇基础上,研究和开发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文化生产要素的新途径与新模式。特别是,要运用市场手段,探索上海文化发展在长三角区域文化整合、中华文化当代融合、世界文化交流融通上的现代表达。
三是用好用足丰富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把上海打造成为世界文化创新高地、文化创新思潮的引领者、现代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的输出者,在国际文化交流和全球文化贸易网络中占据显著的地位。
四是把握信息技术和相关新业态的发展趋势,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的融合发展。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做强做大一批集新技术和全媒体功能于一身、在全球范围有广泛影响的文化传媒集团,在展示上海文化形象、输出上海文化产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方面搭建世界级传播平台。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公共文化研究室主任。本文选自上海社会科学院与解放日报合办的“尚社新声”沙龙活动研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