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上海国际服装网!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021-66283326

当前位置: 首页 > 藝苑掇英 > 书籍 > 中华远古文明史之三(源自网络)
中华远古文明史之三(源自网络)
时间:2022-12-09   浏览:818

中华远古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一天社

创始人,历史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已关注

所属专栏: 中华远古文明史:我们的祖先不是“神话传说”

《韩非子》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每个人都知道有巢氏“构木为巢室,袭叶为衣裳”,但很少有人细究这对人类文明意味着什么,那可不仅仅是由“穴居时代”向“屋居时代”转变那么简单,而是打开了人类由蒙昧时代走入文明时代的大门。

 

首先,对于构木为巢,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像鸟一样在树上筑巢,正确的理解应是像鸟儿筑巢一样在地上构筑房屋。有人一厢情愿地认为“巢”就一定是在树上,所以才自以为是地认为有巢氏“构木为巢”就是在树上筑巢,这种理解是有些偏颇的。《淮南子》中说:“古者民泽处复穴,冬日则不胜霜雪雾露,夏日则不胜暑热蚊蝱。圣人乃作,为之筑土,构木以为宫室,上栋下宇,以蔽风雨,以避寒暑,而百姓安之。”笔者对此比较认同,所以笔者不否认有巢氏开始时有可能在树上筑过巢,或者后世低洼潮湿地区的人们有可能在树上筑过巢,但真正让有巢氏的“构木为巢室”广为推广的肯定是在地面上“以木筑巢”。

 

其次,构木为巢对人类的贡献不仅仅是人类居住方式的改变,而是人类生存方式的大跃进。有巢氏之前的人类,由于只能居住在山上洞穴中,所以其活动范围局限于山地或丘陵地区,广大的平原地区由于没有洞穴而不适宜人类生存,这也是远古人类遗址都是在山区而少有在中原腹地的主要原因。但是有巢氏发明的“构木为巢室”,是人类有了“移动的洞穴”,这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居住方式,让我们祖先能够深入到没有洞穴的肥沃的平原地区谋求生存。“构木为巢室”还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巨大改变。在“穴居”时代,虽然人类已经开始农业种植,但由于山岭地区的土地比较贫瘠,所以农业生产一直是渔猎的补充。但到了广袤的平原之后,农业种植很容易就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农业很快就超越渔猎成为人类最主要的生产方式,人类人口大增,人类也由此从原始渔猎时代跨入了农耕时代。可见“构木为巢室”,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有巢氏的另一大发明是“袭叶为衣裳”。首先,“袭叶为衣裳”不仅仅是用树叶作为衣裳,还包括将兽皮制作成衣裳。或许有巢氏在开始是以树叶为衣裳,但随即肯定是主要以兽皮为衣裳,特别是在天气寒冷的时候。在以渔猎为主要生产活动的时代,人类是不缺少动物毛皮的,即便开始不知道如何制作毛皮,但当人类掌握制作毛皮技术之后,兽皮肯定成为人类衣裳的主要原材料。

 

有巢氏发明衣裳,被认为是服饰的起源,但服饰对于人类的意义,远不止“御寒保暖”这么简单。远古时期,人类与其他动物应该没有多大的区别,都是赤身裸体,夏秋季节要忍受蚊蝇的叮咬,冬春季节要经受严寒的考验,神农氏“袭叶为衣裳”的发明,是人类一个及其重要的进步。从表面上看,衣裳的发明解决人类抵御蚊蝇和寒冷的问题,但同时也促进了人类羞耻感的产生,从而逐步形成了礼义廉耻等行为规范。在衣裳之外佩戴饰物,又促进了人类审美观的诞生,这是原始艺术的进步。礼仪和艺术,都是人类文明的基本内容,它们的诞生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萌芽。所以说,“袭叶为衣裳”不仅仅是人类生活方式的进步,更是人类原始文明的萌芽。

 

有巢氏处于哪个时期,或者说距今多少年?这在古籍中没有明确的记载,下面笔者根据现代考古成果,从农业、房屋建筑、遗址分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试论有巢氏时代距今大约多少年。

 

从目前的考古来看,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稻谷种子,是在距今14000年至18000年的湖南玉蟾岩遗址,这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种植活动。此后,江西仙人洞遗址出土了距今一万二千年水稻种子和磨制工具,浙江上山遗址出土了距今一万多年的水稻种子和磨制工具,说明至少在一万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掌握了水稻生产能力和稻谷脱皮技术。到了距今八九千年的时候,农业种植已经遍布华夏大地,河北磁山遗址出土的容量达十万斤的粮窖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能力非常巨大。

 

从远古时期的房屋建筑来说,在距今一万年以上的考古遗址,基本上都还处于“穴居”时代;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上山遗址和距今不足一万年的湖南彭头山遗址、河南贾湖遗址、山东后李遗址、河北磁山遗址、内蒙古兴隆洼遗址、甘肃大地湾遗址,则都发现了房屋建筑遗迹,并且已经形成了村落;特别是大地湾遗址,不但出土的420平方米的建筑遗址,而且地面用混合土料制作非常坚硬结实,说明当时已经具备非常高的建筑水平。

 

从远古时期的考古遗址分布来看,距今一万年以上的遗址基本上在山岭地区,而距今一万年左右往后的遗址则遍布了广大平原地区,即便是山岭地区的遗址也处于平坦地带且已经以村落而居。也就是说,在距今一万年左右,古人类似乎一夜之间,从山岭地区的零星分布忽然繁衍到了华夏大地的各个角落。这代表着人口的爆炸性增长,其背后则是食物的富足、生活的安定、生存能力的增强等人类文明的进步。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有巢氏时代晚期不晚于公元前8000年前,也就是距今一万年前;而有巢氏的早期,可能在公元前13000年左右,也就是距今15000年。当然,这是笔者一家之言,抛砖引玉,供大家探讨。

 

有人说有巢氏构木为巢发明了房屋、建立了巢国,这其实是混淆了不同时代的有巢氏,你知道为什么吗?古代关于有巢氏的记载非常之多,大致分为四个方面:其一是记载有巢氏的发明,如“构木为巢室,袭叶为衣裳”;其二是记载有巢氏王天下百余代,《遁甲开山图》、《三皇纪》等记载:“有巢氏王天下百余代”;其三是记载有巢氏是伏羲时代的一代帝王,《帝王世纪》记载:“庖牺氏没,女娲氏代立为女皇,亦风姓也,女娲氏殁,次有大庭氏、柏黄氏、中央氏、栗陸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混沌氏、吴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凡十五世,皆袭伏之号”;其四是记载帝尧时期巢父的故事,《后汉书·逸民传》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其五是记载有巢氏协助大禹治水,并将女儿嫁给大禹生了夏启;其六是关于巢国的记载。其实,这些记载分属于不同时期的有巢氏。

 

首先,最早的有巢氏肯定是发明“构木为巢”的有巢氏,说有巢氏“王天下百余代”指的也是这最早的有巢氏。因为发明了“巢室”,有巢氏被奉为天下之王,并带领人类从山岭走向平原、从渔猎时代进入农耕时代。

 

其次,承袭伏羲之号成为伏羲时代帝王的有巢氏,是发明“巢室”的有巢氏的后裔。根据历史断代,有巢氏之后是燧人氏,燧人氏之后是伏羲氏,那伏羲时代的有巢氏必然是燧人氏之前的有巢氏之后裔。

 

第三,五帝时期的有巢氏是最早的有巢室和伏羲时期有巢氏的后裔,包括尧帝问政的巢父和协助大禹治水的有巢氏。现代考古证明,早在燧人氏时期,筑屋而居的村落已经遍布中华大地;到了伏羲神农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筑城而居,现在出土的最早的城市遗址(湖南澧县城头上)距今6000多年,浙江良渚遗址、淮阳平粮台遗址、郑州西山遗址等都已经是颇具规模的古城遗址,所以五帝时期的居住文明肯定已经非常先进,不可能还处于构木为巢时代,这时的有巢氏和巢父必然是远古有巢氏后裔。

 

第四,古代巢国开始于大禹时期,为大禹分封的诸侯国之一,既是为了感激有巢氏协助治水之功和嫁女之谊,也是为了纪年和褒奖有巢氏祖先之功。作为夏启生母的祖地,夏朝时的巢国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以至于夏桀战败后也逃往巢国,巢国实力强大乃至于在殷商时期割据一方,周朝平定巢国后分封为“巢伯国”、“庐子国”,直到公元前518年巢国为吴国所灭。

 

有巢氏开创巢居文明的伟大功绩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具有积极和深远影响: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的建造理念来自于有巢氏巢居文明内涵,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的设计、建造理念即效仿有巢氏“巢居”的古老智慧,不但表明了当今社会对“构木为巢” 有巢氏的景仰,也昭示巢居文明对中华文明的深远影响:有巢氏打开了中华远古文明的大门,透出了中华远古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上一集

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抟土造人蕴含着中华民族不朽的民族精神

下一集

中华大地黎明前的万道

中华远古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一天社

创始人,历史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已关注

所属专栏: 中华远古文明史:我们的祖先不是“神话传说”

《韩非子》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每个人都知道有巢氏“构木为巢室,袭叶为衣裳”,但很少有人细究这对人类文明意味着什么,那可不仅仅是由“穴居时代”向“屋居时代”转变那么简单,而是打开了人类由蒙昧时代走入文明时代的大门。

 

首先,对于构木为巢,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像鸟一样在树上筑巢,正确的理解应是像鸟儿筑巢一样在地上构筑房屋。有人一厢情愿地认为“巢”就一定是在树上,所以才自以为是地认为有巢氏“构木为巢”就是在树上筑巢,这种理解是有些偏颇的。《淮南子》中说:“古者民泽处复穴,冬日则不胜霜雪雾露,夏日则不胜暑热蚊蝱。圣人乃作,为之筑土,构木以为宫室,上栋下宇,以蔽风雨,以避寒暑,而百姓安之。”笔者对此比较认同,所以笔者不否认有巢氏开始时有可能在树上筑过巢,或者后世低洼潮湿地区的人们有可能在树上筑过巢,但真正让有巢氏的“构木为巢室”广为推广的肯定是在地面上“以木筑巢”。

 

其次,构木为巢对人类的贡献不仅仅是人类居住方式的改变,而是人类生存方式的大跃进。有巢氏之前的人类,由于只能居住在山上洞穴中,所以其活动范围局限于山地或丘陵地区,广大的平原地区由于没有洞穴而不适宜人类生存,这也是远古人类遗址都是在山区而少有在中原腹地的主要原因。但是有巢氏发明的“构木为巢室”,是人类有了“移动的洞穴”,这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居住方式,让我们祖先能够深入到没有洞穴的肥沃的平原地区谋求生存。“构木为巢室”还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巨大改变。在“穴居”时代,虽然人类已经开始农业种植,但由于山岭地区的土地比较贫瘠,所以农业生产一直是渔猎的补充。但到了广袤的平原之后,农业种植很容易就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农业很快就超越渔猎成为人类最主要的生产方式,人类人口大增,人类也由此从原始渔猎时代跨入了农耕时代。可见“构木为巢室”,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有巢氏的另一大发明是“袭叶为衣裳”。首先,“袭叶为衣裳”不仅仅是用树叶作为衣裳,还包括将兽皮制作成衣裳。或许有巢氏在开始是以树叶为衣裳,但随即肯定是主要以兽皮为衣裳,特别是在天气寒冷的时候。在以渔猎为主要生产活动的时代,人类是不缺少动物毛皮的,即便开始不知道如何制作毛皮,但当人类掌握制作毛皮技术之后,兽皮肯定成为人类衣裳的主要原材料。

 

有巢氏发明衣裳,被认为是服饰的起源,但服饰对于人类的意义,远不止“御寒保暖”这么简单。远古时期,人类与其他动物应该没有多大的区别,都是赤身裸体,夏秋季节要忍受蚊蝇的叮咬,冬春季节要经受严寒的考验,神农氏“袭叶为衣裳”的发明,是人类一个及其重要的进步。从表面上看,衣裳的发明解决人类抵御蚊蝇和寒冷的问题,但同时也促进了人类羞耻感的产生,从而逐步形成了礼义廉耻等行为规范。在衣裳之外佩戴饰物,又促进了人类审美观的诞生,这是原始艺术的进步。礼仪和艺术,都是人类文明的基本内容,它们的诞生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萌芽。所以说,“袭叶为衣裳”不仅仅是人类生活方式的进步,更是人类原始文明的萌芽。

 

有巢氏处于哪个时期,或者说距今多少年?这在古籍中没有明确的记载,下面笔者根据现代考古成果,从农业、房屋建筑、遗址分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试论有巢氏时代距今大约多少年。

 

从目前的考古来看,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稻谷种子,是在距今14000年至18000年的湖南玉蟾岩遗址,这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种植活动。此后,江西仙人洞遗址出土了距今一万二千年水稻种子和磨制工具,浙江上山遗址出土了距今一万多年的水稻种子和磨制工具,说明至少在一万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掌握了水稻生产能力和稻谷脱皮技术。到了距今八九千年的时候,农业种植已经遍布华夏大地,河北磁山遗址出土的容量达十万斤的粮窖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能力非常巨大。

 

从远古时期的房屋建筑来说,在距今一万年以上的考古遗址,基本上都还处于“穴居”时代;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上山遗址和距今不足一万年的湖南彭头山遗址、河南贾湖遗址、山东后李遗址、河北磁山遗址、内蒙古兴隆洼遗址、甘肃大地湾遗址,则都发现了房屋建筑遗迹,并且已经形成了村落;特别是大地湾遗址,不但出土的420平方米的建筑遗址,而且地面用混合土料制作非常坚硬结实,说明当时已经具备非常高的建筑水平。

 

从远古时期的考古遗址分布来看,距今一万年以上的遗址基本上在山岭地区,而距今一万年左右往后的遗址则遍布了广大平原地区,即便是山岭地区的遗址也处于平坦地带且已经以村落而居。也就是说,在距今一万年左右,古人类似乎一夜之间,从山岭地区的零星分布忽然繁衍到了华夏大地的各个角落。这代表着人口的爆炸性增长,其背后则是食物的富足、生活的安定、生存能力的增强等人类文明的进步。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有巢氏时代晚期不晚于公元前8000年前,也就是距今一万年前;而有巢氏的早期,可能在公元前13000年左右,也就是距今15000年。当然,这是笔者一家之言,抛砖引玉,供大家探讨。

 

有人说有巢氏构木为巢发明了房屋、建立了巢国,这其实是混淆了不同时代的有巢氏,你知道为什么吗?古代关于有巢氏的记载非常之多,大致分为四个方面:其一是记载有巢氏的发明,如“构木为巢室,袭叶为衣裳”;其二是记载有巢氏王天下百余代,《遁甲开山图》、《三皇纪》等记载:“有巢氏王天下百余代”;其三是记载有巢氏是伏羲时代的一代帝王,《帝王世纪》记载:“庖牺氏没,女娲氏代立为女皇,亦风姓也,女娲氏殁,次有大庭氏、柏黄氏、中央氏、栗陸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混沌氏、吴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凡十五世,皆袭伏之号”;其四是记载帝尧时期巢父的故事,《后汉书·逸民传》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其五是记载有巢氏协助大禹治水,并将女儿嫁给大禹生了夏启;其六是关于巢国的记载。其实,这些记载分属于不同时期的有巢氏。

 

首先,最早的有巢氏肯定是发明“构木为巢”的有巢氏,说有巢氏“王天下百余代”指的也是这最早的有巢氏。因为发明了“巢室”,有巢氏被奉为天下之王,并带领人类从山岭走向平原、从渔猎时代进入农耕时代。

 

其次,承袭伏羲之号成为伏羲时代帝王的有巢氏,是发明“巢室”的有巢氏的后裔。根据历史断代,有巢氏之后是燧人氏,燧人氏之后是伏羲氏,那伏羲时代的有巢氏必然是燧人氏之前的有巢氏之后裔。

 

第三,五帝时期的有巢氏是最早的有巢室和伏羲时期有巢氏的后裔,包括尧帝问政的巢父和协助大禹治水的有巢氏。现代考古证明,早在燧人氏时期,筑屋而居的村落已经遍布中华大地;到了伏羲神农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筑城而居,现在出土的最早的城市遗址(湖南澧县城头上)距今6000多年,浙江良渚遗址、淮阳平粮台遗址、郑州西山遗址等都已经是颇具规模的古城遗址,所以五帝时期的居住文明肯定已经非常先进,不可能还处于构木为巢时代,这时的有巢氏和巢父必然是远古有巢氏后裔。

 

第四,古代巢国开始于大禹时期,为大禹分封的诸侯国之一,既是为了感激有巢氏协助治水之功和嫁女之谊,也是为了纪年和褒奖有巢氏祖先之功。作为夏启生母的祖地,夏朝时的巢国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以至于夏桀战败后也逃往巢国,巢国实力强大乃至于在殷商时期割据一方,周朝平定巢国后分封为“巢伯国”、“庐子国”,直到公元前518年巢国为吴国所灭。

 

有巢氏开创巢居文明的伟大功绩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具有积极和深远影响: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的建造理念来自于有巢氏巢居文明内涵,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的设计、建造理念即效仿有巢氏“巢居”的古老智慧,不但表明了当今社会对“构木为巢” 有巢氏的景仰,也昭示巢居文明对中华文明的深远影响:有巢氏打开了中华远古文明的大门,透出了中华远古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上一集

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抟土造人蕴含着中华民族不朽的民族精神

下一集

中华大地黎明前的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