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上海国际服装网!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021-66283326

当前位置: 首页 > 藝苑掇英 > 书籍 > 中华远古文明史之九(源自网络)
中华远古文明史之九(源自网络)
时间:2022-12-11   浏览:743

神农世代的家谱与帝王世系 

 

一天社

创始人,历史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已关注

所属专栏: 中华远古文明史:我们的祖先不是“神话传说”

 

神农氏炎帝是“三皇五帝”中发明创造最多的帝王,他的伟大发明涵盖农业、历法、医药、音乐、教育、商业贸易、陶器制作、布帛衣裳、弓箭兵器等诸多领域,几乎涉及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神农氏因此成为中华文明史上地位非常崇高的帝王,高居“三皇”之列,并与黄帝一起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先祖之一,在民间甚至被尊为神农大帝。

 

古籍中关于神农氏炎帝的记载非常之多,如《帝王世纪》:“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乔氏之女,名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承木,位在南方主夏,故谓之炎帝。都于陈,作五弦之琴,凡八世,帝承、帝临、帝明、帝直、帝来、帝哀、帝揄网。又曰本起烈山,或时称之一号魁隗氏,是为农皇,或曰帝炎。”《太平御览》记载:炎帝神农氏,长于江水,始教天下耕种“五谷而食之,以省杀生。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天伤之命,百姓日用而不知。着《本草》四卷”。

 

传说神农氏炎帝出生于姜水,出生日期是农历四月二十六日;神农氏炎帝因误尝“断肠草”中毒去世,去世后葬在长沙(今日株洲炎陵县古代属于长沙治下)。晋代皇甫谧的《帝王世纪》记载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宋代罗泌撰《路史》记载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长沙炎帝陵在今日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镇鹿原陂,西濒斜獭水,宋干德五年(967年)建庙,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公认度最高的神农氏炎帝之陵墓。今日陕西宝鸡市区西南有羊山,相传为炎帝出生之地,建有炎帝陵,为炎帝衣冠冢。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县也有一座炎帝陵,而河南商丘炎帝陵为神农氏先祖朱襄氏炎帝之陵墓,朱襄氏为伏羲王朝的第十四世帝王。

 

炎帝之妻听訞。听訞为桑水氏之女,精卫的母亲,她与神农氏一同治理部落,掌管诸族,共同执政,是炎帝王朝的核心成员之一;她搓麻织布,制作麻衣,是中华衣饰文明的促进者;她协助神农,开市日易,是中华远古商贸的开创者;她丈量尺度,是尺、枰、斗、生等中国古代量具的发明者。

 

炎帝之女瑶姬。瑶姬,亦作“姚姬”。相传赤帝之女名瑶姬,未嫁而卒,葬于巫山之阳。宋玉《高唐赋》说楚怀王游高唐,昼寝,梦与其神相遇,自称“巫山之女”。《水经注》、《襄阳耆旧记》载:炎帝(南方天帝赤帝)之女,名曰瑶姬,未嫁而死,葬于巫山之阳,精魂依草,实为灵芝。 瑶姬神话引出历代一系列诗赋词曲等文学作品,对文学史影响深远。人们用“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喻指对爱情的忠诚。开国领袖的“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则借动人的神话传说,展现了新中国大禹传人的豪迈气概和壮志胆识。如果说宋玉的《神女赋》让瑶姬名传千古,那么开国领袖的《游泳》则是让巫山神女名扬天下。

 

炎帝之女精卫。据说精卫是炎帝最小的女儿。“精卫填海”是我们国家妇孺皆知的神话传说,说炎帝有一个女儿叫女娃,非常想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看日出。终于有一天,女娃瞒着父亲,独自一人驾着一艘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不幸的是,女娃还没有看到日出,海上就突然刮起了狂风,山一样的海浪把女娃的小船打翻。女娃掉入海中,被无情的大海吞没。陶渊明的《读山海经》诗:“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他把区区精卫小鸟与顶天立地的巨人刑天相提并论,一种悲壮之美,千百年来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沧海固然大,而精卫鸟坚韧不拔的精神更为伟大,这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

 

《三皇本纪》记载:“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牦,牦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也就是说,炎帝王朝的帝王都是父子相承的,所以每当看到有书上说“家天下”从夏朝开始,笔者就非常郁闷。下面我们就根据古籍的记载,说说炎帝王朝的帝王世系,看看炎帝王朝的“家天下”传承。

 

1,神农氏炎帝的先祖。神农氏是一个非常古老、历史非常悠久的氏族,《尸子》:“神农氏七十世有天下,岂每世贤哉?”也有说神农氏十七世有天下的。不管是七十世还是十七世,都说明神农氏有天下之前,就已经存在了非常长的时间。从现代考古来看,中国农业至少开始于距今一万多年前,作为农业文明的创造者,神农氏的历史非常悠久也在情理之中。

 

伏羲时代的帝王朱襄氏也称炎帝,有可能是神农氏有天下之前的十七世中之一世;也就是朱襄氏有可能是神农氏炎帝的祖先。《辞源》注:“朱襄氏炎帝之别号。”在百度百科关于河南拓城“炎帝陵”的介绍中,则直接把朱襄氏称为神农氏的先祖:“炎帝朱襄氏陵,是远古时期三皇之一的炎帝朱襄氏之陵墓,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城东6公里的大仵乡朱堌寺村。朱襄氏是众多炎帝的别号之一,炎帝朱襄氏所生活的时代远早于炎帝神农氏。”

 

2,炎帝魁。传说神农氏生十三子,其中临魁为长子,炎帝死后,其子临魁继承父亲的位置,成为第二世炎帝。《通鉴外纪》:“帝临魁元年辛巳。”《通志》:“(神农)纳莽水氏之女日听訞,生临魁,嗣神农日帝临魁。”《太平御览》:“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之,生神农于裳羊山,娶莽水氏之女听訞,生帝临魁。”临魁在位时把都城东迁至今河南洛阳市北郊谷城,《九域志》:“谷城,神农尝五谷于此,名谷城。”姜临魁在位执政虚记42年,卒于帝临魁四十一年,终年65岁,临魁死后,遗体葬在中原具茨山(今河南郑州新郑市境内),尊号炎帝。

 

3,炎帝承。姜承生于帝临魁二十二年,出生在黄河以南的承留(今河南开封市开封县东南陈留镇),是帝临魁的小儿子。《路史·后纪四》记载:“炎帝承,帝临息也。其政因民之仞,发虚土,监贾区,储待废举,以符其诡。益五百而始收,于是贡胥之法行焉。”《神农书》云:“承为民赋二十,而民有法,而神农亦有终岁献贡之事。赋贡之来久矣,特神农教民稼而后有谷米之赋,帝承为之制耳。”《通鉴外纪》:“帝承元年辛巳,在位六年,或云六十年。”

 

4,炎帝明。帝明,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八年;《通鉴外纪》则记载:“帝明元年丁亥,在位四十九年。”司马贞撰的《三皇本纪》记载:“神农纳奔水氏之女日听訞为妃,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厘,厘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轩辕氏兴焉。”

 

5,炎帝直。姜直为姜明的儿子,帝直,元年丙子,在位四十五年。《通鉴外纪》记载:“帝直元年丙子,在位四十五年。”据记载炎帝直都陈。陈,即今河南淮阳县,古称宛丘,为伏羲旧都,神农氏立都时改称为陈。后神农氏迁都至曲阜,那么应该帝直执政时又将都城迁回陈地。

 

6,炎帝牦。帝牦,即帝来,炎帝神农氏政权的第六任帝。《路史·后纪四》:“炎帝直,直生厘。”《通鉴外纪》载:“帝厘一日克,元年辛酉,在位四十八年。炎帝牦迁都曲阜,应该是炎帝直将都城由曲阜迁至陈后,炎帝牦执政时又将都城从陈迁回了曲阜。炎帝牦后裔中的一支创建了后世的来国。

 

7,炎帝哀。帝哀,即帝居,在位四十三年。《路史·后纪四》:记载“炎帝居母曰听訞,承桑氏之子也。炎帝居生节茎。妇人之贤,亦有能世其声者尤为不恒也。夫世固有贤母眷其孙子而愿授其孙若侄终以闲有家者杞荡二姬为子来逆原流益别惟其贤有以知之也。昔者神农取于承桑氏矣,至于炎居复纳承桑氏。后稷取于有骀氏矣,至于泰王复纳有骀氏,此其子孙繁衍盛大岂偶然耶?”

 

8,炎帝克。帝克,神农氏王朝第七世帝王,记载较少。《路史》记载:“炎帝节茎,节茎生克及戏。炎帝克。炎居生节茎,节茎生戏,戱生器。”司马贞撰的《三皇本纪》记载:“神农纳奔水氏之女日听訞为妃,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厘,厘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轩辕氏兴焉。”

 

9,炎帝榆岗。榆罔生于帝克二年,辰在位五十五年。传说榆罔其国在榆州。《汲冢周书》:“曲沃灭榆州,其社存焉,谓之榆社。地次相接者为榆次。”《帝王世纪》:“蚩尤氏强,与榆罔争王于涿鹿之阿。”黄帝打败炎帝、蚩尤和天下诸侯之后,取代神农氏成为新的天子,榆岗也成为炎帝王朝的最后一代帝王。

 

对于炎帝王朝的最后一代帝王炎帝榆岗,许多人将他与炎帝王朝的第一代帝王炎帝神农氏炎帝混为一谈,认为两个炎帝是一个人,这是对“炎帝”称号的误解。从上述古籍记载中可以看出,神农氏历代帝王都被称为“炎帝”,包括伏羲时代的神农氏先祖朱襄氏也称“炎帝”;所以,“炎帝”不但不止一位,也不止两位,而是炎帝王朝的九位帝王和其先祖朱襄氏都称“炎帝”,并且更早的大庭氏也称“炎帝”,蚩尤驱逐榆岗出涿鹿后也自称“炎帝”。

 

从上述炎帝王朝的世系传承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炎帝王朝的帝王传承是典型的“家天下”:神农氏炎帝、炎帝魁、炎帝承、炎帝明、炎帝直、炎帝牦、炎帝哀、炎帝克和炎帝榆岗,都是“父子相承”,这与后世夏朝、商朝、周朝,以及更后世的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没有什么两样。所以说,夏朝不是“家天下”的开始,中国的“家天下”是从炎帝王朝就已经开始了。

 

通过上面引述的古籍中关于神农氏炎帝及其妻子儿女,以及帝王世系的记载,一个远古王朝清晰的呈现在我们面前;而考古出土的仰韶文化晚期遗址、屈家岭文化遗址和大汶口中期文化遗址,则让我们见识了炎帝时期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远超我们想象的文明程度。所以说,神农氏炎帝是我们伟大的先祖之一,他的伟大发明和他传承了五六百年的炎帝王朝一起,开启了王权“家天下”的先河,夯实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让中华文明像那光芒万丈的朝阳一样,冉冉升起于世界的东方。

 

 上一集

中华远古文明的发展:夯实了中华文明基础的王朝

下一集

中华远古文明的巅峰:中华远古文明史的鼎盛时期

神农世代的家谱与帝王世系 

 

一天社

创始人,历史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已关注

所属专栏: 中华远古文明史:我们的祖先不是“神话传说”

 

神农氏炎帝是“三皇五帝”中发明创造最多的帝王,他的伟大发明涵盖农业、历法、医药、音乐、教育、商业贸易、陶器制作、布帛衣裳、弓箭兵器等诸多领域,几乎涉及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神农氏因此成为中华文明史上地位非常崇高的帝王,高居“三皇”之列,并与黄帝一起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先祖之一,在民间甚至被尊为神农大帝。

 

古籍中关于神农氏炎帝的记载非常之多,如《帝王世纪》:“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乔氏之女,名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承木,位在南方主夏,故谓之炎帝。都于陈,作五弦之琴,凡八世,帝承、帝临、帝明、帝直、帝来、帝哀、帝揄网。又曰本起烈山,或时称之一号魁隗氏,是为农皇,或曰帝炎。”《太平御览》记载:炎帝神农氏,长于江水,始教天下耕种“五谷而食之,以省杀生。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天伤之命,百姓日用而不知。着《本草》四卷”。

 

传说神农氏炎帝出生于姜水,出生日期是农历四月二十六日;神农氏炎帝因误尝“断肠草”中毒去世,去世后葬在长沙(今日株洲炎陵县古代属于长沙治下)。晋代皇甫谧的《帝王世纪》记载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宋代罗泌撰《路史》记载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长沙炎帝陵在今日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镇鹿原陂,西濒斜獭水,宋干德五年(967年)建庙,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公认度最高的神农氏炎帝之陵墓。今日陕西宝鸡市区西南有羊山,相传为炎帝出生之地,建有炎帝陵,为炎帝衣冠冢。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县也有一座炎帝陵,而河南商丘炎帝陵为神农氏先祖朱襄氏炎帝之陵墓,朱襄氏为伏羲王朝的第十四世帝王。

 

炎帝之妻听訞。听訞为桑水氏之女,精卫的母亲,她与神农氏一同治理部落,掌管诸族,共同执政,是炎帝王朝的核心成员之一;她搓麻织布,制作麻衣,是中华衣饰文明的促进者;她协助神农,开市日易,是中华远古商贸的开创者;她丈量尺度,是尺、枰、斗、生等中国古代量具的发明者。

 

炎帝之女瑶姬。瑶姬,亦作“姚姬”。相传赤帝之女名瑶姬,未嫁而卒,葬于巫山之阳。宋玉《高唐赋》说楚怀王游高唐,昼寝,梦与其神相遇,自称“巫山之女”。《水经注》、《襄阳耆旧记》载:炎帝(南方天帝赤帝)之女,名曰瑶姬,未嫁而死,葬于巫山之阳,精魂依草,实为灵芝。 瑶姬神话引出历代一系列诗赋词曲等文学作品,对文学史影响深远。人们用“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喻指对爱情的忠诚。开国领袖的“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则借动人的神话传说,展现了新中国大禹传人的豪迈气概和壮志胆识。如果说宋玉的《神女赋》让瑶姬名传千古,那么开国领袖的《游泳》则是让巫山神女名扬天下。

 

炎帝之女精卫。据说精卫是炎帝最小的女儿。“精卫填海”是我们国家妇孺皆知的神话传说,说炎帝有一个女儿叫女娃,非常想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看日出。终于有一天,女娃瞒着父亲,独自一人驾着一艘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不幸的是,女娃还没有看到日出,海上就突然刮起了狂风,山一样的海浪把女娃的小船打翻。女娃掉入海中,被无情的大海吞没。陶渊明的《读山海经》诗:“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他把区区精卫小鸟与顶天立地的巨人刑天相提并论,一种悲壮之美,千百年来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沧海固然大,而精卫鸟坚韧不拔的精神更为伟大,这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

 

《三皇本纪》记载:“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牦,牦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也就是说,炎帝王朝的帝王都是父子相承的,所以每当看到有书上说“家天下”从夏朝开始,笔者就非常郁闷。下面我们就根据古籍的记载,说说炎帝王朝的帝王世系,看看炎帝王朝的“家天下”传承。

 

1,神农氏炎帝的先祖。神农氏是一个非常古老、历史非常悠久的氏族,《尸子》:“神农氏七十世有天下,岂每世贤哉?”也有说神农氏十七世有天下的。不管是七十世还是十七世,都说明神农氏有天下之前,就已经存在了非常长的时间。从现代考古来看,中国农业至少开始于距今一万多年前,作为农业文明的创造者,神农氏的历史非常悠久也在情理之中。

 

伏羲时代的帝王朱襄氏也称炎帝,有可能是神农氏有天下之前的十七世中之一世;也就是朱襄氏有可能是神农氏炎帝的祖先。《辞源》注:“朱襄氏炎帝之别号。”在百度百科关于河南拓城“炎帝陵”的介绍中,则直接把朱襄氏称为神农氏的先祖:“炎帝朱襄氏陵,是远古时期三皇之一的炎帝朱襄氏之陵墓,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城东6公里的大仵乡朱堌寺村。朱襄氏是众多炎帝的别号之一,炎帝朱襄氏所生活的时代远早于炎帝神农氏。”

 

2,炎帝魁。传说神农氏生十三子,其中临魁为长子,炎帝死后,其子临魁继承父亲的位置,成为第二世炎帝。《通鉴外纪》:“帝临魁元年辛巳。”《通志》:“(神农)纳莽水氏之女日听訞,生临魁,嗣神农日帝临魁。”《太平御览》:“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之,生神农于裳羊山,娶莽水氏之女听訞,生帝临魁。”临魁在位时把都城东迁至今河南洛阳市北郊谷城,《九域志》:“谷城,神农尝五谷于此,名谷城。”姜临魁在位执政虚记42年,卒于帝临魁四十一年,终年65岁,临魁死后,遗体葬在中原具茨山(今河南郑州新郑市境内),尊号炎帝。

 

3,炎帝承。姜承生于帝临魁二十二年,出生在黄河以南的承留(今河南开封市开封县东南陈留镇),是帝临魁的小儿子。《路史·后纪四》记载:“炎帝承,帝临息也。其政因民之仞,发虚土,监贾区,储待废举,以符其诡。益五百而始收,于是贡胥之法行焉。”《神农书》云:“承为民赋二十,而民有法,而神农亦有终岁献贡之事。赋贡之来久矣,特神农教民稼而后有谷米之赋,帝承为之制耳。”《通鉴外纪》:“帝承元年辛巳,在位六年,或云六十年。”

 

4,炎帝明。帝明,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八年;《通鉴外纪》则记载:“帝明元年丁亥,在位四十九年。”司马贞撰的《三皇本纪》记载:“神农纳奔水氏之女日听訞为妃,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厘,厘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轩辕氏兴焉。”

 

5,炎帝直。姜直为姜明的儿子,帝直,元年丙子,在位四十五年。《通鉴外纪》记载:“帝直元年丙子,在位四十五年。”据记载炎帝直都陈。陈,即今河南淮阳县,古称宛丘,为伏羲旧都,神农氏立都时改称为陈。后神农氏迁都至曲阜,那么应该帝直执政时又将都城迁回陈地。

 

6,炎帝牦。帝牦,即帝来,炎帝神农氏政权的第六任帝。《路史·后纪四》:“炎帝直,直生厘。”《通鉴外纪》载:“帝厘一日克,元年辛酉,在位四十八年。炎帝牦迁都曲阜,应该是炎帝直将都城由曲阜迁至陈后,炎帝牦执政时又将都城从陈迁回了曲阜。炎帝牦后裔中的一支创建了后世的来国。

 

7,炎帝哀。帝哀,即帝居,在位四十三年。《路史·后纪四》:记载“炎帝居母曰听訞,承桑氏之子也。炎帝居生节茎。妇人之贤,亦有能世其声者尤为不恒也。夫世固有贤母眷其孙子而愿授其孙若侄终以闲有家者杞荡二姬为子来逆原流益别惟其贤有以知之也。昔者神农取于承桑氏矣,至于炎居复纳承桑氏。后稷取于有骀氏矣,至于泰王复纳有骀氏,此其子孙繁衍盛大岂偶然耶?”

 

8,炎帝克。帝克,神农氏王朝第七世帝王,记载较少。《路史》记载:“炎帝节茎,节茎生克及戏。炎帝克。炎居生节茎,节茎生戏,戱生器。”司马贞撰的《三皇本纪》记载:“神农纳奔水氏之女日听訞为妃,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厘,厘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轩辕氏兴焉。”

 

9,炎帝榆岗。榆罔生于帝克二年,辰在位五十五年。传说榆罔其国在榆州。《汲冢周书》:“曲沃灭榆州,其社存焉,谓之榆社。地次相接者为榆次。”《帝王世纪》:“蚩尤氏强,与榆罔争王于涿鹿之阿。”黄帝打败炎帝、蚩尤和天下诸侯之后,取代神农氏成为新的天子,榆岗也成为炎帝王朝的最后一代帝王。

 

对于炎帝王朝的最后一代帝王炎帝榆岗,许多人将他与炎帝王朝的第一代帝王炎帝神农氏炎帝混为一谈,认为两个炎帝是一个人,这是对“炎帝”称号的误解。从上述古籍记载中可以看出,神农氏历代帝王都被称为“炎帝”,包括伏羲时代的神农氏先祖朱襄氏也称“炎帝”;所以,“炎帝”不但不止一位,也不止两位,而是炎帝王朝的九位帝王和其先祖朱襄氏都称“炎帝”,并且更早的大庭氏也称“炎帝”,蚩尤驱逐榆岗出涿鹿后也自称“炎帝”。

 

从上述炎帝王朝的世系传承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炎帝王朝的帝王传承是典型的“家天下”:神农氏炎帝、炎帝魁、炎帝承、炎帝明、炎帝直、炎帝牦、炎帝哀、炎帝克和炎帝榆岗,都是“父子相承”,这与后世夏朝、商朝、周朝,以及更后世的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没有什么两样。所以说,夏朝不是“家天下”的开始,中国的“家天下”是从炎帝王朝就已经开始了。

 

通过上面引述的古籍中关于神农氏炎帝及其妻子儿女,以及帝王世系的记载,一个远古王朝清晰的呈现在我们面前;而考古出土的仰韶文化晚期遗址、屈家岭文化遗址和大汶口中期文化遗址,则让我们见识了炎帝时期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远超我们想象的文明程度。所以说,神农氏炎帝是我们伟大的先祖之一,他的伟大发明和他传承了五六百年的炎帝王朝一起,开启了王权“家天下”的先河,夯实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让中华文明像那光芒万丈的朝阳一样,冉冉升起于世界的东方。

 

 上一集

中华远古文明的发展:夯实了中华文明基础的王朝

下一集

中华远古文明的巅峰:中华远古文明史的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