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上海国际服装网!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021-66283326

当前位置: 首页 > 藝苑掇英 > 书籍 > 中国西服业的名牌发展战略
中国西服业的名牌发展战略
时间:2023-05-28   浏览:666

中国西服业的名牌发展战略

撰文/金建华

西服,旧称“洋服”,是本世纪初逐渐由西方引进中国的,经过近百年的风风雨雨,西服仍以其造型优美、品味高雅而受到世界各国政要、黎民百姓的钟爱。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穿西服的人越来越多,如何发展我国的西服业,使其在面料、设计、工艺上都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这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西服与其它产品一样,有其独特的工艺操作流程。目前,世界上西服制作主要是有两种方法,即手工制作和机器制作。在旧上海,南京路上的“培罗蒙”、“亨生”,淮海路上的“启发”,四川路上的“德昌”,都是以手工制作而闻名的。在当前世界“西服王国”的意大利国,一件手工制作的上乘西服要买到2500美元左右(2万元人民币),日本定做一套西装约15万日元(1.3万人民币),香港是1万港币左右,而我国定制价格2千至3千元左右(含工料)。各国各地的工艺不尽相同,意大利、英国等主要是以绅士风格为主,西服紧身,细条明朗,而日本人则以宽松、方便为特点,中国人一般以“海派”为设计基点,既融合欧美人紧身的优点,又融合亚洲人穿着方便的特点。

随着西服消费量越来越大和现代纺织机械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缝纫机械代替了手工操作,使许多国家的服装厂商建立了西服加工流水线,使西服产量成倍增长。粘合机、扎卜机、上袖机、开袋机、锁眼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西服的成衣制造业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机械制作在充满优点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反映出其单一性的缺陷。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将西服的“挺”字作为衡量西服的唯一标准。由于地广人众,所以用机器生产成了满足消费的必然趋势,但随着人们穿着品位的提高,必然要淘汰一大批质次价高、设计落后的西服厂。所以,现有的西服企业一定要积极进行工艺改革,形成自己的西服特色。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上海原有“名特优”企业热衷于“引厂进店”而导致工场萎缩,特色难以形成。上海培罗蒙西服公司两年以前也是一个典型的前店后场的加工企业,1991年销售1500万、设备资产30万,由于在经营策略上坚持培罗蒙首先是“做”西装,其次才是“卖”西装的指导思想。所以两年来,他们投资2千万元引进德、意、日先进设备,形成3条流水线,即西装流水线、时装流水线、定制流水线用(T+N)工艺,形成了新一代培罗蒙工艺特色,使经济效益不断上升,4年销售翻了几番,1991年才1500万元,1993年已达6000万元,预计今年可破亿元大关。同时,公司定制西服比重越来越大,近年来除了重要国宾、党和国家领导人、知名人士、科学家、艺术家、书画家等都是培罗蒙公司的“VIP”,美国的洛克菲勒公司、“IBM”公司等高级职员都是培罗蒙的“常客”。综上所述,我国西服业必须要将传统工艺和国际先进水平相结合,盲目照搬和固步自封都将被市场所淘汰。

西服的发展战略离不开名牌战略。名牌超越国界,也是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在法国,人们追求JEAN-PAUL GAULTIER,在意大利,人们追求DOLCE一 GABBANA,在日本,人们追求 ISSEY-MIYAKE,在中国,上海的“培罗蒙”“亨生”,广东的“大哥大、“威文”,宁波的“杉杉”、“雅戈尔”、黄石的“美尔雅”,常州的“潇翔”,都是消费者所喜爱的新老名牌。西服在我国的历史虽然不是很长,但是中国的手工技艺在世界上是一流的。1984年日本西服业权威多田青到上海培罗蒙定制西服,为高超的缝制技术而赞叹不已。时过10年,1994年,日本缝纫协长在参观了培罗蒙的工艺流程后,致函给公司总经理,称赞培罗蒙……

中国西服业的名牌发展战略

撰文/金建华

西服,旧称“洋服”,是本世纪初逐渐由西方引进中国的,经过近百年的风风雨雨,西服仍以其造型优美、品味高雅而受到世界各国政要、黎民百姓的钟爱。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穿西服的人越来越多,如何发展我国的西服业,使其在面料、设计、工艺上都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这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西服与其它产品一样,有其独特的工艺操作流程。目前,世界上西服制作主要是有两种方法,即手工制作和机器制作。在旧上海,南京路上的“培罗蒙”、“亨生”,淮海路上的“启发”,四川路上的“德昌”,都是以手工制作而闻名的。在当前世界“西服王国”的意大利国,一件手工制作的上乘西服要买到2500美元左右(2万元人民币),日本定做一套西装约15万日元(1.3万人民币),香港是1万港币左右,而我国定制价格2千至3千元左右(含工料)。各国各地的工艺不尽相同,意大利、英国等主要是以绅士风格为主,西服紧身,细条明朗,而日本人则以宽松、方便为特点,中国人一般以“海派”为设计基点,既融合欧美人紧身的优点,又融合亚洲人穿着方便的特点。

随着西服消费量越来越大和现代纺织机械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缝纫机械代替了手工操作,使许多国家的服装厂商建立了西服加工流水线,使西服产量成倍增长。粘合机、扎卜机、上袖机、开袋机、锁眼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西服的成衣制造业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机械制作在充满优点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反映出其单一性的缺陷。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将西服的“挺”字作为衡量西服的唯一标准。由于地广人众,所以用机器生产成了满足消费的必然趋势,但随着人们穿着品位的提高,必然要淘汰一大批质次价高、设计落后的西服厂。所以,现有的西服企业一定要积极进行工艺改革,形成自己的西服特色。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上海原有“名特优”企业热衷于“引厂进店”而导致工场萎缩,特色难以形成。上海培罗蒙西服公司两年以前也是一个典型的前店后场的加工企业,1991年销售1500万、设备资产30万,由于在经营策略上坚持培罗蒙首先是“做”西装,其次才是“卖”西装的指导思想。所以两年来,他们投资2千万元引进德、意、日先进设备,形成3条流水线,即西装流水线、时装流水线、定制流水线用(T+N)工艺,形成了新一代培罗蒙工艺特色,使经济效益不断上升,4年销售翻了几番,1991年才1500万元,1993年已达6000万元,预计今年可破亿元大关。同时,公司定制西服比重越来越大,近年来除了重要国宾、党和国家领导人、知名人士、科学家、艺术家、书画家等都是培罗蒙公司的“VIP”,美国的洛克菲勒公司、“IBM”公司等高级职员都是培罗蒙的“常客”。综上所述,我国西服业必须要将传统工艺和国际先进水平相结合,盲目照搬和固步自封都将被市场所淘汰。

西服的发展战略离不开名牌战略。名牌超越国界,也是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在法国,人们追求JEAN-PAUL GAULTIER,在意大利,人们追求DOLCE一 GABBANA,在日本,人们追求 ISSEY-MIYAKE,在中国,上海的“培罗蒙”“亨生”,广东的“大哥大、“威文”,宁波的“杉杉”、“雅戈尔”、黄石的“美尔雅”,常州的“潇翔”,都是消费者所喜爱的新老名牌。西服在我国的历史虽然不是很长,但是中国的手工技艺在世界上是一流的。1984年日本西服业权威多田青到上海培罗蒙定制西服,为高超的缝制技术而赞叹不已。时过10年,1994年,日本缝纫协长在参观了培罗蒙的工艺流程后,致函给公司总经理,称赞培罗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