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男饰女样
进入2025年,在朋友圈所发《山西文物日历》的图文后,引起各方人士的热情关注,有的热心朋友还对某些图像感到不太理解。如北齐政权的官员形象,明明是男相,可嘴唇大多涂以口红,为啥要上女妆?针对这一现象,谨补充如下。
观北齐墓室壁画,这一现象多有存在(图1)。其中,《七人宾礼图》(图2),尤其突出:七人同框,谈笑风生,细看这些男性,多修眉毛,涂口红,甚至还打了腮红。这是北齐时代的审美风尚,男人打扮大多娘样,不像正经爷们。这种现象,明显与魏晋时期的男娘一脉相承。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重大变化时期。社会动荡,战争连绵,朝代更替频繁,民族迁徙融合,百姓生活痛苦。艺术形态领域主张清谈超越脱俗放浪的玄学,替代了古代数百年统治地位的儒学地位,这直接影响到服饰观念及其风尚的形成,即选择近乎癫狂的衣饰方式。
刘伶,好酒如命(图3)。《晋书·刘伶传》记曰,他如外出,即令家仆携锄头相随,“死便埋我”,哪天醉死,就地挖坑埋了。《世说新语》更有离谱记载:刘伶在家一丝不挂,“故去巾帻,脱衣服,露丑恶,同禽兽”,有人见了嘲讽他,刘伶答道:“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你们钻到我裤裆来做什么?!这虽是骂人之极言语,却是文化人对当然社会愤懑之极的一种反映。

魏晋名士们,酗酒、嗑药、搞同性恋,整天疯疯癫癫,给后人留下无数谈资。阮籍常常一人漫无目标驱车独驾,任由马拉着车走,自己在车上喝酒,车行到无路可走时,就停下来放声痛哭,直哭到声音嘶哑,才驾车回去。这就是“阮籍哭穷途”的由来。王猛(十六国时期前秦丞相),一边与当时大军阀恒温谈论天下大事,一边还哔哔剥剥地从衣服里抠虱子,即“扪虱而谈”(时髦之举),堪可与庄子当年“鼓盆而歌”对应。
魏晋名士,不乏“服妇人之服”,追求外貌女性化、涂脂抹粉,可谓浓妆艳抹。潘安就是“杰出”代表。《水浒传》里王婆留传千古的名言“潘、驴、邓、小、闲”中排第一的“潘”,史载:这个美男“善敷朱粉、作妇人相”,更留下“掷果盈车”的名典。这位潘大帅哥女里女气的,每次出游,从至十岁小姑娘到八十老太,都追着给他献花献果,晚上回来,马车里都堆满了鲜花水果。

何晏,也是个善敷朱粉的家伙,而且自恋,“性自喜,动静粉帛不去手,行步顾影”(《世说新语》),不仅自恋,而且好色,做了曹操的女婿,还敢拈花惹草。曹操虽没杀他,可司马懿不仅把他给杀了,而且一家老小都被砍了头。
麻醉自己,魏晋名士的标志性活动,服五石散:户外跑步散热、生虱、扪虱等,皆成当时风尚之举。
时至今日,人们还可以从壁画上看到魏晋名士的形象,或衣襟曳地、盛装华服,或敞胸露怀、裸袒箕踞(图4)。悠悠千年,静下心来,仍然读懂他们的深入骨髓的悲凉与无奈——想出世而不得,朝不保夕,只能自我麻醉、玩世不恭,及时行乐。

如此声势浩大的病态追求,必然会对北方政权产生影响,以致在自己的生活中显示出来,更被画家搬到墓道中,成为千年后人们研究当年社会,所需参考的宝贵形象资料。
魏晋南北朝男饰女样
进入2025年,在朋友圈所发《山西文物日历》的图文后,引起各方人士的热情关注,有的热心朋友还对某些图像感到不太理解。如北齐政权的官员形象,明明是男相,可嘴唇大多涂以口红,为啥要上女妆?针对这一现象,谨补充如下。
观北齐墓室壁画,这一现象多有存在(图1)。其中,《七人宾礼图》(图2),尤其突出:七人同框,谈笑风生,细看这些男性,多修眉毛,涂口红,甚至还打了腮红。这是北齐时代的审美风尚,男人打扮大多娘样,不像正经爷们。这种现象,明显与魏晋时期的男娘一脉相承。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重大变化时期。社会动荡,战争连绵,朝代更替频繁,民族迁徙融合,百姓生活痛苦。艺术形态领域主张清谈超越脱俗放浪的玄学,替代了古代数百年统治地位的儒学地位,这直接影响到服饰观念及其风尚的形成,即选择近乎癫狂的衣饰方式。
刘伶,好酒如命(图3)。《晋书·刘伶传》记曰,他如外出,即令家仆携锄头相随,“死便埋我”,哪天醉死,就地挖坑埋了。《世说新语》更有离谱记载:刘伶在家一丝不挂,“故去巾帻,脱衣服,露丑恶,同禽兽”,有人见了嘲讽他,刘伶答道:“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你们钻到我裤裆来做什么?!这虽是骂人之极言语,却是文化人对当然社会愤懑之极的一种反映。

魏晋名士们,酗酒、嗑药、搞同性恋,整天疯疯癫癫,给后人留下无数谈资。阮籍常常一人漫无目标驱车独驾,任由马拉着车走,自己在车上喝酒,车行到无路可走时,就停下来放声痛哭,直哭到声音嘶哑,才驾车回去。这就是“阮籍哭穷途”的由来。王猛(十六国时期前秦丞相),一边与当时大军阀恒温谈论天下大事,一边还哔哔剥剥地从衣服里抠虱子,即“扪虱而谈”(时髦之举),堪可与庄子当年“鼓盆而歌”对应。
魏晋名士,不乏“服妇人之服”,追求外貌女性化、涂脂抹粉,可谓浓妆艳抹。潘安就是“杰出”代表。《水浒传》里王婆留传千古的名言“潘、驴、邓、小、闲”中排第一的“潘”,史载:这个美男“善敷朱粉、作妇人相”,更留下“掷果盈车”的名典。这位潘大帅哥女里女气的,每次出游,从至十岁小姑娘到八十老太,都追着给他献花献果,晚上回来,马车里都堆满了鲜花水果。

何晏,也是个善敷朱粉的家伙,而且自恋,“性自喜,动静粉帛不去手,行步顾影”(《世说新语》),不仅自恋,而且好色,做了曹操的女婿,还敢拈花惹草。曹操虽没杀他,可司马懿不仅把他给杀了,而且一家老小都被砍了头。
麻醉自己,魏晋名士的标志性活动,服五石散:户外跑步散热、生虱、扪虱等,皆成当时风尚之举。
时至今日,人们还可以从壁画上看到魏晋名士的形象,或衣襟曳地、盛装华服,或敞胸露怀、裸袒箕踞(图4)。悠悠千年,静下心来,仍然读懂他们的深入骨髓的悲凉与无奈——想出世而不得,朝不保夕,只能自我麻醉、玩世不恭,及时行乐。

如此声势浩大的病态追求,必然会对北方政权产生影响,以致在自己的生活中显示出来,更被画家搬到墓道中,成为千年后人们研究当年社会,所需参考的宝贵形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