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上海国际服装网!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021-66283326

当前位置: 首页 > 藝苑掇英 > 书籍 > 中华远古文明史之四十七(源自网络)
中华远古文明史之四十七(源自网络)
时间:2023-07-15   浏览:647

从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历程,探寻远古东方文明的源头

 

一天社

河北创始人,历史领域创作者,内容评审官,活力创作者

关注

 

所属专栏:

中华远古文明史:我们的祖先不是“神话传说”

 

天人合一是《易经》的核心思想,也是整个中华文明的核心理念,诞生于远古时期,“世历三古,人更三圣”,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成型,并融入到儒释道墨法兵等诸子百家和三教九流之中,成为中国文化、乃至整个东亚文明的核心思想。也就是说,整个东方文化都源自于《易经》,所以《易经》在东方文化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不但被尊为“群经之首”,而且“含盖万有,纲纪群伦,广大精微,包罗万象”,被认为是东方文化的“大道之源”。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在中华文化中无处不在,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天人合一思想,首先蕴含着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描述了万事万物以及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其次彰显着人类生生不息的生存法则,那就是上法天道,下顺地情,中合人道;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

 

传统观点认为,《易经》始作于伏羲,伏羲画八卦,神农重为六十四卦,其后又经过黄帝、文王、周公等历代名家的增补,最后由春秋时期的孔子作《十翼》完成。关于《易经》,古代有“三易”之说,分别指的是夏商周三代的《易经》,其中夏朝的《易经》法自神农氏的《易经》,被称为《连山》;商朝的《易经》法自黄帝,被称为《归藏》;周朝的《易经》法自伏羲,被称为《周易》。当然,流传到现在的是《周易》,而夏朝的《连山》、商朝的《归藏》两部《易经》,现在已经失传了。

 

但是,这种传统观点被现代考古颠覆了,现代考古发现证明:最早画八卦的并不是伏羲,重八卦为六十四卦的也不是神农,中国八卦文化诞生的时间比古籍记载的要早得多。

 

古老相传,《易经》源自于伏羲,伏羲“画八卦作易经”,开启“大道之源”。《易经》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伏羲被认为是八卦的创造者和《易经》的第一位作者,有“一画开天”之称。

 

根据古籍记载推算,伏羲即位于公元前4852年,也就是距今7000年左右。但从现代考古来看,伏羲可能是《易经》的第一位作者,但应该不是八卦的创造者,而是八卦的集大成者,和天人合一思想的创立者。因为远早于伏羲、距今八九千年的河南贾湖遗址、浙江桥头遗址等,都出土了“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元素八卦符号和河图洛书符号,说明八卦和天人合一思想诞生的时间远早于伏羲,至少有9000年之久。

 

并且,距今9000多年浙江桥头遗址出土的八卦符号为六爻卦符,这不但否了伏羲是八卦的创造者,也否定了古人认定的神农氏为六十四卦的发明者,也就是说六十四卦诞生的时间远比我们认为的要早,不但远早于神农氏,也远早于伏羲:伏羲时代就已经是六十四卦,神农氏只是六十四卦的集大成者而已。

 

伏羲被后世认为八卦的创造者,必然是因为伏羲对八卦文化的巨大贡献。从目前来看,八卦虽然诞生的比较早,但有可能在伏羲之前只是人类占卜的工具而已,是伏羲法天则地将“阴阳转化”、“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赋予了八卦,让八卦在占卜之外拥有了系统化的思想体系,这正是伏羲的伟大之处,也可能是伏羲被赋予八卦创造者的原因之一。

 

伏羲作《易经》具有开天辟地的重大意义,因为伏羲画八卦作《易经》不仅仅是开启了东方文化的“大道之源”,更是创建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哲学思想体系;而在人类文明史上,哲学思想体系的建立,应该是远比文字、城市和青铜器更要的文明标志。从这一点上来说,伏羲毫无疑问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也是最伟大的哲学家,没有之一。

 

浙江桥头遗址出土的六爻卦符和河图洛书符号,以及出土的大量太阳纹饰器物和宗教祭祀用具,说明早在九千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有了明确的太阳神信仰和系统化的宗教祭祀体系,并且有了原始的自发的“天人合一”理念,也就是拥有了朴素的未成体系的哲学思想意识,这种思想意识被伏羲发展成为系统化的哲学思想体系。

 

浙江桥头遗址并非孤证,河南贾湖以及浙江后续的跨湖桥、河姆渡、良渚等遗址,都出土了类似的八卦符号和河图洛书符号,这说明浙江上山文化所包含的“天人合一”思想,不但在东南地区得到了传承和发扬,而且也应该在包括中原地区在内的整个东亚得到了广泛传播,也证明了它从九千多年、甚至上万年前开始就一直是东方文明的核心。

从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历程,探寻远古东方文明的源头

 

一天社

河北创始人,历史领域创作者,内容评审官,活力创作者

关注

 

所属专栏:

中华远古文明史:我们的祖先不是“神话传说”

 

天人合一是《易经》的核心思想,也是整个中华文明的核心理念,诞生于远古时期,“世历三古,人更三圣”,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成型,并融入到儒释道墨法兵等诸子百家和三教九流之中,成为中国文化、乃至整个东亚文明的核心思想。也就是说,整个东方文化都源自于《易经》,所以《易经》在东方文化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不但被尊为“群经之首”,而且“含盖万有,纲纪群伦,广大精微,包罗万象”,被认为是东方文化的“大道之源”。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在中华文化中无处不在,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天人合一思想,首先蕴含着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描述了万事万物以及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其次彰显着人类生生不息的生存法则,那就是上法天道,下顺地情,中合人道;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

 

传统观点认为,《易经》始作于伏羲,伏羲画八卦,神农重为六十四卦,其后又经过黄帝、文王、周公等历代名家的增补,最后由春秋时期的孔子作《十翼》完成。关于《易经》,古代有“三易”之说,分别指的是夏商周三代的《易经》,其中夏朝的《易经》法自神农氏的《易经》,被称为《连山》;商朝的《易经》法自黄帝,被称为《归藏》;周朝的《易经》法自伏羲,被称为《周易》。当然,流传到现在的是《周易》,而夏朝的《连山》、商朝的《归藏》两部《易经》,现在已经失传了。

 

但是,这种传统观点被现代考古颠覆了,现代考古发现证明:最早画八卦的并不是伏羲,重八卦为六十四卦的也不是神农,中国八卦文化诞生的时间比古籍记载的要早得多。

 

古老相传,《易经》源自于伏羲,伏羲“画八卦作易经”,开启“大道之源”。《易经》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伏羲被认为是八卦的创造者和《易经》的第一位作者,有“一画开天”之称。

 

根据古籍记载推算,伏羲即位于公元前4852年,也就是距今7000年左右。但从现代考古来看,伏羲可能是《易经》的第一位作者,但应该不是八卦的创造者,而是八卦的集大成者,和天人合一思想的创立者。因为远早于伏羲、距今八九千年的河南贾湖遗址、浙江桥头遗址等,都出土了“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元素八卦符号和河图洛书符号,说明八卦和天人合一思想诞生的时间远早于伏羲,至少有9000年之久。

 

并且,距今9000多年浙江桥头遗址出土的八卦符号为六爻卦符,这不但否了伏羲是八卦的创造者,也否定了古人认定的神农氏为六十四卦的发明者,也就是说六十四卦诞生的时间远比我们认为的要早,不但远早于神农氏,也远早于伏羲:伏羲时代就已经是六十四卦,神农氏只是六十四卦的集大成者而已。

 

伏羲被后世认为八卦的创造者,必然是因为伏羲对八卦文化的巨大贡献。从目前来看,八卦虽然诞生的比较早,但有可能在伏羲之前只是人类占卜的工具而已,是伏羲法天则地将“阴阳转化”、“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赋予了八卦,让八卦在占卜之外拥有了系统化的思想体系,这正是伏羲的伟大之处,也可能是伏羲被赋予八卦创造者的原因之一。

 

伏羲作《易经》具有开天辟地的重大意义,因为伏羲画八卦作《易经》不仅仅是开启了东方文化的“大道之源”,更是创建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哲学思想体系;而在人类文明史上,哲学思想体系的建立,应该是远比文字、城市和青铜器更要的文明标志。从这一点上来说,伏羲毫无疑问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也是最伟大的哲学家,没有之一。

 

浙江桥头遗址出土的六爻卦符和河图洛书符号,以及出土的大量太阳纹饰器物和宗教祭祀用具,说明早在九千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有了明确的太阳神信仰和系统化的宗教祭祀体系,并且有了原始的自发的“天人合一”理念,也就是拥有了朴素的未成体系的哲学思想意识,这种思想意识被伏羲发展成为系统化的哲学思想体系。

 

浙江桥头遗址并非孤证,河南贾湖以及浙江后续的跨湖桥、河姆渡、良渚等遗址,都出土了类似的八卦符号和河图洛书符号,这说明浙江上山文化所包含的“天人合一”思想,不但在东南地区得到了传承和发扬,而且也应该在包括中原地区在内的整个东亚得到了广泛传播,也证明了它从九千多年、甚至上万年前开始就一直是东方文明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