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上海国际服装网!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服务热线021-66283326

当前位置: 首页 > 藝苑掇英 > 书籍 > 《中国西域民族服饰研究》p.96
《中国西域民族服饰研究》p.96
时间:2024-01-15   浏览:546

《中国西域民族服饰研究》p.96

第七節 銅鏡·錦售·粉袋興化妆

尼雅遣址東漢墓出上了不少珍贵、罕見的文物,为研究、考證西域汉代時期世俗社會、鄉土民情与审美情趣等方面提供了實物資料。

出土的「銅鏡·錦套·粉袋」,是儀容修饰不可少的饰物,證實了當地婦女重視容貌、儀表、頭飾等修飾的整體美,是文明生活的一種表象,也是當時社會的風氣。

“銅鏡”,是化收、儀容的照面飾物。以銅为鏡,可正衣冠。此鏡刻有“君宜高官”吉祥祝願语的漢字銘文,由內地傳人西域,實为珍貴。銅鏡外觀呈圓形,有一略帶蝙蝠形杮蒂紋鈕座,直徑 12.4 厘米,高 0.6 厘米,鈕座外有八個小連弧,連結弧內的有八個小圓圈,紐孔穿有一條绸帶,帶的兩頭有結頭。

銘文銅鏡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到了漢代,銘文銅鏡不斷發展,出現了「家長富貴」、「長宜子孫」等祝願銘文。「君宜高官」銅鏡至今仍光澤如新,表現出當時製作的抛光工藝高超,達到了當時靑銅工藝的高峰,是一件傳世珍品。銘文銅鏡的出現,反映當地民族對它的珍愛;作爲随葬品伴著故去的主人,也意味著銅鏡的發展與使用的廣泛。

「銅鏡錦套」,它不僅保護銅鏡,也是一件工藝精湛、質地上乘的絲織飾物。錦套以草綠爲底,配以寶蓝、絳紫、黃、黑和棕色絲線織繡,以繡法織出豆英紋、花草葉紋,紋樣與色彩的協調,使錦套繁花似錦,又鑲飾绯色細絹,以兩條長绢帶縫綴鏡套兩端,绢帶與錦套自然地綁結一處。錦套直徑 12 厘米,帶長 25 x2.5 厘米,整體感呈現色澤艳丽,光彩奪日,是一件珍貴的裝饰物。銅鏡、錦套的出現,毋庸置疑是當時經濟發展水平達到了一定的極限,是物質文明與中原文化交流的結果。從中可以窥見儀容美的歷史發展變化以及西域民族儀容的審美觀念的變化。

 “刺绣粉袋”,是装铅粉化妆用的粉袋。粉袋以白绢作地,绣草叶纹、绿叶纹、间以红色S形纹饰,使小小的粉袋具有了装饰韵味。粉袋高7厘米,宽4厘米,精巧美丽,边绿辍饰红色菱形纹暗花绮,是汉代时期被誉称工艺复杂的杯纹罗,识造细密、花纹匀称、堪称汉代织品中的精品。粉袋出土时用绢条扎住袋口,内装少许黑色块状物,属铅粉变质后板结成块状。“刺绣粉袋”,是装铅粉化妆用的粉袋。粉袋以白绢作地,绣草叶纹、绿叶纹、间以红色S形纹饰,使小小的粉袋具有了装饰韵味。

沒有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圖案紋樣能像中國的龍紋從原始的古代一直流傳至今,它雖被皇權統領一時,但卻是流播於民間,成爲民間崇拜的信物,更重要的是龍紋作爲中華民族的象徵,有著極大的凝聚力。

龍紋作爲祥瑞之獸,在繪畫圖案中,或昂首振翔,或首尾相銜,或相互蟠結,顯示異常神態。融入棉布畫幅的誇張形象,透出中原文化、西方文化交流的印痕,又是一件在國內罕見的早期以佛教爲內容的珍貴遺物。

棉布殘片的發現,不僅涵蘊著歷史文化的複雜性,而且也說明新疆是佛教傳入較早的地區。佛教發源地在印度,傳入我國大約在公元1世紀前後。據史載,早在公元1世紀,大約東漢明帝時,佛教經由絲網之路傳到新疆,直到公元10世紀中葉伊斯蘭教傳入爲止,佛教在新疆興盛了一千多年。①自東漢末年以來,舊譯佛經,多從西域古文字轉譯而來,通曉梵文、漢語的安世高,支婁迦識、鳩

摩羅什等佛教翻譯家,都出生於西域,諸多因素的促成,致使當時的西域地區成爲佛教哲學、佛教文化的中轉站。

安世高是安息人,支婁迦識是大月氏人。安息人於公元前1世紀至3世紀初建立西迄地中海東岸,東抵印度西北部的帕提亞國;大月氏於公元前2世紀在阿姆河向東南一帶逐漸擴展到達印度河上游,並於1世紀中葉建立了佛教史上著名的貴霜王朝。這兩個在當時是有影響的可稱得上大國的地域,正處在古希臘、波斯、印度和中國等古代文化交匯地區,流行於西域的佛教,必然打上新的烙印。據上述人文、地域的因素,西域與佛教聖地有著某種淵源關係,棉布殘片的發現是最好的証據,是跨越地域的佛教繪畫作品。

《中国西域民族服饰研究》p.96

第七節 銅鏡·錦售·粉袋興化妆

尼雅遣址東漢墓出上了不少珍贵、罕見的文物,为研究、考證西域汉代時期世俗社會、鄉土民情与审美情趣等方面提供了實物資料。

出土的「銅鏡·錦套·粉袋」,是儀容修饰不可少的饰物,證實了當地婦女重視容貌、儀表、頭飾等修飾的整體美,是文明生活的一種表象,也是當時社會的風氣。

“銅鏡”,是化收、儀容的照面飾物。以銅为鏡,可正衣冠。此鏡刻有“君宜高官”吉祥祝願语的漢字銘文,由內地傳人西域,實为珍貴。銅鏡外觀呈圓形,有一略帶蝙蝠形杮蒂紋鈕座,直徑 12.4 厘米,高 0.6 厘米,鈕座外有八個小連弧,連結弧內的有八個小圓圈,紐孔穿有一條绸帶,帶的兩頭有結頭。

銘文銅鏡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到了漢代,銘文銅鏡不斷發展,出現了「家長富貴」、「長宜子孫」等祝願銘文。「君宜高官」銅鏡至今仍光澤如新,表現出當時製作的抛光工藝高超,達到了當時靑銅工藝的高峰,是一件傳世珍品。銘文銅鏡的出現,反映當地民族對它的珍愛;作爲随葬品伴著故去的主人,也意味著銅鏡的發展與使用的廣泛。

「銅鏡錦套」,它不僅保護銅鏡,也是一件工藝精湛、質地上乘的絲織飾物。錦套以草綠爲底,配以寶蓝、絳紫、黃、黑和棕色絲線織繡,以繡法織出豆英紋、花草葉紋,紋樣與色彩的協調,使錦套繁花似錦,又鑲飾绯色細絹,以兩條長绢帶縫綴鏡套兩端,绢帶與錦套自然地綁結一處。錦套直徑 12 厘米,帶長 25 x2.5 厘米,整體感呈現色澤艳丽,光彩奪日,是一件珍貴的裝饰物。銅鏡、錦套的出現,毋庸置疑是當時經濟發展水平達到了一定的極限,是物質文明與中原文化交流的結果。從中可以窥見儀容美的歷史發展變化以及西域民族儀容的審美觀念的變化。

 “刺绣粉袋”,是装铅粉化妆用的粉袋。粉袋以白绢作地,绣草叶纹、绿叶纹、间以红色S形纹饰,使小小的粉袋具有了装饰韵味。粉袋高7厘米,宽4厘米,精巧美丽,边绿辍饰红色菱形纹暗花绮,是汉代时期被誉称工艺复杂的杯纹罗,识造细密、花纹匀称、堪称汉代织品中的精品。粉袋出土时用绢条扎住袋口,内装少许黑色块状物,属铅粉变质后板结成块状。“刺绣粉袋”,是装铅粉化妆用的粉袋。粉袋以白绢作地,绣草叶纹、绿叶纹、间以红色S形纹饰,使小小的粉袋具有了装饰韵味。

沒有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圖案紋樣能像中國的龍紋從原始的古代一直流傳至今,它雖被皇權統領一時,但卻是流播於民間,成爲民間崇拜的信物,更重要的是龍紋作爲中華民族的象徵,有著極大的凝聚力。

龍紋作爲祥瑞之獸,在繪畫圖案中,或昂首振翔,或首尾相銜,或相互蟠結,顯示異常神態。融入棉布畫幅的誇張形象,透出中原文化、西方文化交流的印痕,又是一件在國內罕見的早期以佛教爲內容的珍貴遺物。

棉布殘片的發現,不僅涵蘊著歷史文化的複雜性,而且也說明新疆是佛教傳入較早的地區。佛教發源地在印度,傳入我國大約在公元1世紀前後。據史載,早在公元1世紀,大約東漢明帝時,佛教經由絲網之路傳到新疆,直到公元10世紀中葉伊斯蘭教傳入爲止,佛教在新疆興盛了一千多年。①自東漢末年以來,舊譯佛經,多從西域古文字轉譯而來,通曉梵文、漢語的安世高,支婁迦識、鳩

摩羅什等佛教翻譯家,都出生於西域,諸多因素的促成,致使當時的西域地區成爲佛教哲學、佛教文化的中轉站。

安世高是安息人,支婁迦識是大月氏人。安息人於公元前1世紀至3世紀初建立西迄地中海東岸,東抵印度西北部的帕提亞國;大月氏於公元前2世紀在阿姆河向東南一帶逐漸擴展到達印度河上游,並於1世紀中葉建立了佛教史上著名的貴霜王朝。這兩個在當時是有影響的可稱得上大國的地域,正處在古希臘、波斯、印度和中國等古代文化交匯地區,流行於西域的佛教,必然打上新的烙印。據上述人文、地域的因素,西域與佛教聖地有著某種淵源關係,棉布殘片的發現是最好的証據,是跨越地域的佛教繪畫作品。